资本大潮中的专精特新 | 海大生物启动上市辅导,董事长师从管华诗,硕博团队专注海洋生物领域
大众报业·风口财经
2022-07-09
风口财经记者 吴思
近日,中国证监会政务服务平台显示,青岛海大生物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海大生物”)已在青岛证监局进行上市辅导备案登记,辅导机构为国信证券。
海大生物诞生于校园,专注于海洋生物产业领域,拥有四大生产基地及百余项专利,创新能力和发展潜力获得多方肯定,还于近日入选了2022年度山东省“瞪羚”企业。
拥有4大生产基地 产品出口50余国家
海大生物成立于2000年8月18日,是一家从事海洋生物资源开发利用及相应产品研发、生产和销售的高新技术企业,注册资本1.19亿元,法定代表人为单俊伟。
公司自创建以来,专注于海洋生物产业领域,已形成“新型海洋生物肥料、功能型海洋生物制品、海洋环境保护服务、海洋健康食品供应链”四个业务版块。公司现拥有四个生产基地:胶州生产基地、乳山温喜生产基地、荣成人太生产基地、青岛高新区海洋生物制品产业基地,布局在胶东半岛经济圈的产业基地总占地面积52万平方米。公司建造了三艘总排水量2万吨的海洋环保服务平台。
海大生物市场布局,来源公司官网
同时,海大生物依托中国海洋大学在海洋科技领域的优势,与中国海洋大学、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自然资源部第一海洋研究所等多家科研单位紧密合作,先后主持和参与了国家省部级、市级重大科技项目45项,拥有百余项发明专利。
公司始终坚持以科技创新驱动企业高质量发展,拥有“国家级绿藻研究及应用技术中心”、“山东省企业技术中心”、“山东省省级示范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多个科技创新平台。经过二十年的发展和积累,以褐藻和绿藻为原料的双藻源生物免疫调节剂、壳寡糖、鱼蛋白肽等功能型海洋生物制品、新型海洋生物肥料产品的技术水平不断提升,产销规模不断扩大。公司业务覆盖全国二十多个省、市、自治区,公司产品长期出口欧美等全球五十多个国家和地区。
此外,海大生物于近日被列为山东省“十强”产业集群领军企业储备库(第四批)24家企业之一,及2022年度山东省“瞪羚”企业。此外,公司还曾获得“国家工信部专精特新‘小巨人’高质量发展企业”、“山东省制造业单项冠军”、“山东省农业产业化省级重点龙头企业”、“新一代‘青岛金花’培育企业”等荣誉。创新能力和发展潜力受各方肯定。
专注海洋生物资源开发
董事长师从管华诗 曾带头“消灭”浒苔
海大生物获得各项荣誉及成绩,离不开背后强大的科研团队。
公开资料显示,海大生物拥有一支近百人的科技研发队伍,95%以上人员为硕士以上学历,其中博士10人,团队成员拥有丰富的海洋生物开发利用领域从业经验。
而团队中的“灵魂人物”就是海大生物董事长单俊伟。
单俊伟1984年就读于中国海洋大学,1988年毕业后留在中国海洋大学药物与食品研究所任职,师从管华诗院士,长期致力于海洋生物资源开发领域的技术研发和成果转化工作,积累了丰富的技术研发与产业转化经验,为2000年创立海大生物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2000年8月18日,海大生物在中国海洋大学校园内诞生。最初,它作为一个仅有5个人的小微企业,坚持聚焦于海洋生物资源开发的赛道,矢志不渝地在海洋生物产业领域深耕,源源不断地进行技术创新、产品创新和市场创新,对海洋生物科技成果的转化和应用起到了很好的示范作用。
单俊伟带领团队主持和承担了国家、省、市科研项目三十余项,并实现了多项科技成果的落地和转化,先后获得科技部创新创业人才、青岛市政府特殊津贴专家、青岛市创业领军人才、青岛市专业技术拔尖人才、国家“万人计划”专家、山东省泰山产业领军人才、山东省五一劳动奖章等荣誉。
面对2008年以来青岛海域暴发的浒苔灾害,单俊伟带领团队系统化提出了“浒苔无害化处理及资源化利用”解决方案,并依托中国海洋大学并结合公司的主营业务开发了一系列浒苔处理及资源化利用技术,建立了浒苔绿色降解和活性成分提取工艺,研制出以寡糖、氨基酸、糖蛋白、植物生长素等为主要活性成分的系列浒苔肥料及生物刺激素产品,广泛应用于生物农业领域,带动了海藻资源在动植物营养领域中的推广和应用,引领了国内海藻肥行业的发展,推动了行业的技术升级和发展,填补了国内外大规模海洋绿藻的高效处置及资源利用的技术空白。
(本文观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