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口评论 | 知网被立案调查,“店大欺客”的老路走不通了
大众报业·风口财经
2022-05-13
风口财经评论员 刘晓
成为“恶龙”的知网,终要重新估量商业逐利与公共利益的天平。
据新华社5月13日报道,近日,市场监管总局根据前期核查,依法对知网涉嫌实施垄断行为立案调查。
“天下苦知网久矣”,这句话戳到了多少学者、科研人员的痛处!其实,不光是学术界,就连笔者身边的一些普通记者、编辑,到知网上查查,都会发现自己的很多文章被知网分文未付,拿去“借鸡生蛋”了。
很多年以前,知网就屡次遭到舆论批评。早在2016年,北大就曾因知网涨价过高暂停续订,引发热议。从苏州大学生刘某将知网告上法庭,到老教授赵德馨起诉知网,再到“中科院用不起知网”引爆舆论……知网可谓一次次恶名远扬。2021年底,长江日报曾报道, 10年间已有6所高校“抱怨”知网太贵,包括武汉理工大学、北京大学、太原理工大学、南京师范大学等高校都曾一度停用知网。但每一阵风波过去,围绕知网的讨论和争议似乎总能逐渐平息下来,无疾而终。此前加入对中国知网口诛笔伐的高校学生或者学者,接下来可能还是需要知网提供的服务,以查找资料、完成学术论文的撰写。
这些弊病和批评,知网不可能不知,不可能不察。显然,掉进“钱眼儿”里的知网,一路蒙眼狂奔,已经习惯了“店大欺客”那一套,其野蛮生长的触角,才能一次次让舆论发酵。
平台经济的发展固然离不开规模效应和网络效应,但绝不意味着平台企业可以走向垄断。包括知网在内的所有利益相关方都清楚,问题一直没有真正得到解决,靠一次次的判决,治标不治本。
4月29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再次强调“要促进平台经济健康发展,完成平台经济专项整改,实施常态化监管,出台支持平台经济规范健康发展的具体措施。”此次市场监管总局对知网涉嫌实施垄断行为立案调查,是我国反垄断执法机构积极回应社会关切、对平台经济依法实施常态化监管的重要举措。
事实上,对于平台经济,监管部门早已从信息保护、反垄断、反不正当竞争、推荐算法规范等多方面开展了专项治理。2021年,我国开出反垄断史上最大罚单,阿里巴巴集团因滥用市场支配地位行为被处以182亿元罚款。
把一切博弈置于规则的框架之中,用明规则替换潜规则,平台经济才能健康。对知网的立案调查,绝不是刻意打压,而是为了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促进相关行业发展乃至整个学术生态环境改善和创新发展。说白了,把不合规、不公正、阻碍行业正常发展的有害成分去掉,才能浴火重生,焕然一新。
5月13日下午,知网回应涉嫌垄断被查,称将以此次调查为契机,深刻自省,全面自查,彻底整改。
知错就改不能只在嘴上,知网何去何从,尚需观察。显然,靠垄断滥用市场支配地位、扰乱市场竞争秩序、“店大欺客”的老路显然已经走不通了。对知网来说,通过技术创新寻求更高级的经营模式,开展高水平竞争,为知识生产和理论创新提供数据资源和工具,更好承担起传播学术资源、推动学术交流的使命,才是正路。
(本文观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