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家看两会 | 任钦武代表:疫情防控常态化下,精准纾困助力本土企业转型升级
大众报业·风口财经
2022-04-15
风口财经记者 王好
越是困难,越要坚定信心。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聚力发展实体经济,推动现代产业体系建设实现新突破。眼下,国内疫情仍呈多点散发态势,经济循环畅通受到制约,新的下行压力进一步加大,作为重要口岸城市和制造业大市,青岛近期不断加码政策纾困力度,发布《青岛市助企纾困和支持市场主体发展的若干政策措施》、《关于促进文化产业和旅游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青岛市促进会展业发展10条政策》等“一揽子”扶持措施,真金白银助力市场主体挺得住、过难关、有奔头。在青岛市人大代表,青岛千里行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任钦武看来,外贸企业正面临疫情之下稳外贸、稳就业与转型升级的双重考验,助企政策的及时跟进,对于企业信心提振至关重要。
“政府工作报告总结工作客观实在,分析问题实事求是,谋划工作科学务实,既有高度又接地气,我们倍感振奋,深受鼓舞。”青岛市人大代表,青岛千里行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任钦武告诉记者,作为外贸行业的实体型企业,对于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的实施制造业提振计划感触颇深。自2020年疫情以来,在出口业务稳定发展的同时,千里行积极进行数字化、智能化、绿色化升级改造,打造工业化定制工厂,不断推进企业绿色可持续发展。除鞋类产品,还开始发展时尚品牌跨境电商和奢侈品供应链业务。目前,企业拥有青岛属地员工3500人,年出口额1.5亿美元,年纳税额约7000万元。
苦练内功的同时,企业积极响应国家双循环发展思路,不断探索让中国品牌走出去的方式,并得益于国家战略在青岛的政策叠加机遇,迅速取得突破,“例如在胶东临空经济示范区,我们打造了5万平方米前店后仓的千里行国际名品展示及仓储中心。”任钦武说,就在两会开幕之前,企业获推荐参加了工信局青岛首批绿色工厂的评审,并将有希望成为青岛首批绿色工厂。“可以说,千里行集团的发展离不开青岛市、莱西市及相关部门多年来给予的支持和帮助。”
作为生产基地位于莱西的企业,对于眼下遭受疫情影响的企业发展困境和急盼,任钦武同样感同身受,并且将自己的观察和建议带上了两会。他告诉记者,2022年的突发疫情,给莱西社会、经济带来了巨大挑战,外贸企业因物流成本上升、原材料供应链不稳定及关税壁垒等各种问题,导致传统优势降低,国外订单减少,部分订单转移东南亚及其他海外市场。
如何精准纾困?他建议,首先,青岛市发展改革委、财政局可以支持莱西体育中心临时隔离场所(点)申报政府专项债。其次,青岛市发展改革委制定出台《2022年“稳中求进”高质量发展政策清单》(第二批)时,考虑给予莱西专项政策及资金支持,尽可能缩减疫情带来的影响。再次,进一步落实社保费减免或缓缴政策,减免3月份至6月份单位缴费部分,制定援企稳岗返还政策,阶段性延长社会保险补贴期限。最后,专项支持莱西复产复工企业招用工。“如,对莱西市外户籍人员初次到莱西市规上企业就业,依法连续缴纳社会保险费3个月以上的,按1000元/人标准给予个人务工补贴等,从而帮助化解企业市场化招用工成本难题。”
任钦武认为,帮助外贸企业应对疫情影响,稳外贸、稳就业的同时,转型升级同样重要。其中,本土企业的品牌化建设不容忽视。
“建议政府能出台支持本土企业品牌发展的相关政策,扩大青岛新品牌的影响力。”他告诉记者,青岛虽然拥有众多在细分领域内有国际竞争力的外贸企业,但是实现品牌国际化的很少。大多数企业没有资金实力,而品牌建设需要系统化的运营以及大量可持续的资金投入,仅仅靠企业单打独斗,难以做好。
他建议,市财政有相应资金支持,加快培育本土品牌发展,帮助扶持中小企业品牌建设,尽快形成品牌发展集聚效应,使得外贸企业能够分享国际国内“双循环”红利,使外贸企业在国内统一大市场的竞争中占有一席之地。
此外,他还建议能在青岛城市更新过程中突出“青岛新品牌”,对外统一强化宣传、形象展示,如在文旅样板区比如胶东国际机场、地铁、高铁站、中山路片区、奥帆中心片区,给青岛新品牌集中展示区域,扩大青岛新品牌影响力、美誉度,“让更多有活力和成长性的青岛品牌显现,成为中国品牌、中国创造的典范。”作为一家从OEM起步,到ODM、再到自主品牌和跨境电商发展的企业,任钦武表示,眼下青岛提出建设新时代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千里行在自身发展中获得了来自政府政策的扶持,摸索出了适合外贸企业转型升级发展的路子,同样也希望未来能为更多本土品牌服务,助力青岛企业更好的适应互联网、数字经济和新媒体的发展,为青岛“品牌之都”建设做出企业贡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