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口观察 | 真“狼性”!固收首席:疯狂轰炸客户直到炸吐……券商也“卷”哭了
大众报业·风口财经 2022-04-06

  近日,某老牌券商研究所固收首席覃汉的一份微信聊天记录在金融圈刷屏了。

  他要求团队成员“疯狂轰炸”客户,不要怕服务别人,不要怕没有面子,还“点名”了几位经常排名新财富前五的固收分析师……

  究竟是怎么回事?

固收首席“狼性言论”出圈

同行隔空回应引发“口水战”

  清明节假期的最后一天,某券商固收首席覃汉对内部员工“训话”聊天记录疯狂流传。

  “你们每个人,都是一个小团队,带着实习生,往前面冲。冲不了的,请节后就开始找工作转行。”

  “我每天对自己的要求是发10条以上朋友圈,微信群QQ群转发就不说了,一直要轰炸到微信限流为止。”

  “不要怕服务别人,不要怕没有面子,我连微信签名都改成‘请派点支持了’,我都不顾及这些东西了,你们还有啥可怕出丑的?”

  “自己弄的东西,必须要疯狂轰炸,一直把客户炸吐为止。”

  “希望大家从明天开始疯狂工作,疯狂搞派点,祝大家明年这个时候都年薪百万,5年以后都年薪千万,不要被公司开除掉。”

  ……

  在这个无比内卷的卖方研究行业,“鸡血”已是常态。而这份聊天记录之所以在金融圈引发疯狂传播,在于其语言的直白与内容的“狼性”。

  除此之外,据微博大V柳洛尘爆料,覃汉还点名骂了张继强(疑似华泰证券研究所副所长),刘郁(疑似广发固收首席)。还提到了国盛赵增辉。

  覃汉说,“我对你们的考核是,每个人必须给我碾压国盛的赵增辉,工作量上无法超越赵增辉的,请做好被开除的准备”。

  而且他狂怼同行,“自己前几年受够了张继强、刘郁之流,以后我们团队要把这些XXX都撕碎,要把过去几年失去的,加倍抢回来”

  随后,华泰证券固收首席、2021年摘得新财富白金分析师的张继强在微信中“隔空回应”称,这年头缺的不是信息,更不要去人为制造噪音。一定要做对客户有增值的研究,否则就算一时得利又能怎样,不可持续。

  “我们这行勤奋是基本条件,但咱得把精力用在正地方,光靠刷脸刷屏,无限放大声音,对客户没有意义,自己也很难冷静理性看待市场,长期看不如沉下心来做有价值的研究。我们不求跑的快,只求跑的远。我们不需要流量,我们需要增值。”

  张继强还表示,总之,一个最简单的衡量标准就是,投资者看到我们华泰固收的东西后,是不是有所启发、收获或至少节省了收集信息的精力,如果没有的话就是没有价值的研究,我们就需要自己反省、改进、提升。

卖方“疯狂”只为派点?

研报轰炸是勤奋还是内卷?

  值得注意的是,覃汉在聊天记录中反复提到了派点。

  派点是什么?派点是买方机构对券商分析师做出的评价,目前,券商分析师的收入主要依靠公募基金派点。

  据悉,公募基金一般按照月或者季度给券商分析师或研究员打分,主要按贡献度进行赋分,如果推荐的股票表现较好,或服务水准高、贡献大,则可以获得高分。

  同时,一家公募基金可能同时在十几家券商开户交易,在每家券商交易席位交易量的多少,取决于券商提供的研究服务,也决定了每家券商佣金的分配比例。

  因此,在研究换佣金的模式下,派点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分析师的收入,重营销、重服务的风气也弥漫开来,成为卖方“勤奋”与“苦干”的努力方向之一。

  而这一商业模式加剧了分析师的内卷行为。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就在春节,多家卖方研究所在春节组织了多场电话会,甚至连大年初一、初二都安排得满满当当。有知名宏观首席分析师在朋友圈感叹称:“入行这么多年,大年初一初二那么多卖方电话会议是首次看到。这是一种规则单边演进下的焦虑。借这个立春呼吁下,假期大家还是应该多休息。这个行业有时适时停下来,说不定更好地听听万物生长的声音。”

  覃汉的内部讲话也引起了某家证券研究所的注意。该研究所发布通知,要求研究所组织员工学习覃汉的讲话,并要求全所每人写一份至少300字的感悟,员工可从4方面进行感悟,分别是:1、这份微信内容对你今后做卖方有何启发?2、在苦干方面,你自己有什么改进的思路?3、在巧干方面,你自己有什么改进的思路?4、在团队合作方面,你还有哪些改进建议?

  一位分析师表示,现在行业这么卷,简单来说就是供大于求。截至目前,国内券商分析师总数已增至3485人,其中有9家券商的分析师人数突破100人。

  头部券商一位分析师指出,研究所的市场派点分配机制是极端公平的,卖方多劳多得,买方按劳分配。按劳分配具有比较大的主观空间,导致甲乙双方地位存在较大不平等,过去买方的薪资普遍不会太高,与卖方有差距,现在双方薪资相差无几,内心的尊重逐渐消失,所以研究所就形成了当前在买方“指挥下”群狼分食的局面。

头部集聚效应十分明显

券业高薪也是“被平均”

  作为券商研究所收入的重要来源,基金公司佣金分仓收入也在一定程度上体现券商综合实力。

  2021年基金年报全部披露完毕,备受业内关注的基金交易分仓收入也随之出炉。数据显示,证券公司研究分仓佣金收入逐年增长,由2018年的68.39亿元增长到2020年的137.8亿元,年复合增长率为41.95%。

  2021年公募基金继续大爆发,股票交易总额为超28万亿,同比增加超10万亿。而券商获得的公募基金佣金金额也比2020年同期的139亿元激增至222亿元,同比增长近60%。

  从各家佣金来看,位居首位的依旧是中信证券,分仓佣金达到16.67亿元,同比增长超60%;长江证券蝉联第二,分仓佣金首次突破10亿元关口至11.8亿元。

  广发证券、中信建投的分仓佣金也均超过10亿元,分别排名第三、第四。此外,招商证券、海通证券、兴业证券和申万宏源的分仓佣金超8亿元,分别位居5至8名;中泰证券和国泰君安则以7.77亿元、7.56亿元的分仓佣金位居第九、第十位。

  从统计数据来看,分仓佣金收入排名前10的券商合计获得99.74亿元,合占近45%的市场份额,头部集聚效应十分明显。

  证券行业高薪一直是有目共睹的。就2021年上半年而言,估算整个上市券商(包含参股券商的上市公司)上半年人均薪酬,得出的结论是:上半年券商行业人均薪酬为33.28万元,月均薪酬为5.55万元。

  上海证券报也曾报道,有券商研究所进行了薪酬考核改革,券商分析师收入依靠公募基金派点,佣金派点创收1000万元,团队提成可能达到500万元。

  不过,从这些数据来看,都少不了“被平均”,客观而言,分析师工作强度大、时间长,薪资高于一般岗位属于正常现象,但也有不少没拿到派点的分析师,收入也非常一般。

  据每日经济新闻报道,实际薪酬上,不但每家券商之间差异巨大,而且在50家上市券商与参股券商的上市公司中,实际上只有中信证券、中金公司、东方证券等15家头部公司人均月薪超过5万元。

  据覃汉个人公众号“覃汉的投资笔记”,其团队现有成员6人。在派点要求上,该券商首席称,“以后你们每个人的目标,就是单季派点搞到1%,我单季派点搞到5%以上,……5%+1%X6=11%”。若是上述首席真的实现团队派点11%(分仓佣金达到5500万元),团队提成或许能高达2500万元,7人平均年薪就达到了350万元。

大众报业·风口财经综合整理,素材来源:证券时报、界面新闻、每日经济新闻、微博、21世纪经济报道、信息时报、新浪财经等

(本文观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编辑:张亭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