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口评论 | “啥都有”的58同城,还能任性多久?
大众报业·风口财经 2022-02-20

风口财经评论员 刘晓

  近日,被骗到柬埔寨沦为“血奴”的中国小伙引起社会广泛关注,他自称是在58同城上求职被骗出国的。事情持续发酵后,58同城连忙撇清关系:未查到该小伙所提及企业此前发布的招聘信息,正配合警方调查。

  该起案件与58同城究竟有没有关系,尚无定论,但58同城的各种“劣迹”,在这几天却被各路媒体陆续挖出,简直触目惊心。

  ——原来,早在2018年,58同城就因虚假信息被密集关注。当年,央视等媒体曾报道,从中国裁判文书网搜索到近年60起通过58同城、赶集网发布虚假招聘信息的诈骗案例中,248名被告人通过发布虚假招聘信息诈骗,超过5500名被害人受骗,诈骗金额近亿元。

  ——原来,除了诈骗,还有人在58同城招聘马仔来贩毒。在一份2021年3月发布的刑事裁定书中记录,毒贩在缅甸将冰毒用水和酒精溶解后,交给马仔通过物流、快递的方式邮寄到重庆,再由重庆的马仔取货、提取和交易。而这些马仔都是通过贴吧和58同城发布信息招聘的。

  ——原来,所谓的高度重视信息审核,不过是形同虚设。有记者用个人账号在58同城尝试发布了高薪的招聘信息,在未经认证的情况下,仍然收到了多条来自求职者的信息。据报道,网站确实会对企业资质进行认证,但不会对发布的岗位信息再作进一步核查。

  ……

  58同城,果然是一个“神奇”的网站,上面“啥都有”。

  想当年,58集团CEO姚劲波刚刚大学毕业,因为轻信了电线杆上的“牛皮癣”广告,遭遇了租房黑中介骗钱跑路。这场“社会的毒打”伤了他的心,让他决定开辟一条自己的路,让黑中介无路可走。姚劲波曾在一档节目中表示:“希望骗子统统判死刑。”结果58同城反而成了不少网友口中的“骗子集散地”,屠龙少年变成了“恶龙”,真是“造物弄人”。

  翻阅中国裁判文书网,在部分涉及网络电诈团伙的判决书中,这些犯罪分子招募员工的方式,要么是熟人介绍,要么是58同城,几乎没有看到别的招聘软件出现过。根据裁判文书统计到的信息,只是案发告破的一部分,实际的被骗人数和诈骗金额还难以精确统计。如果你在网上输入关键词“58同城 投诉”,把上面的故事搜集起来,就是一本硬核的《互联网防骗百科全书》。

  不管真的假的,在58同城上,你能找到几乎所有的服务信息,与此同时,在每个细分领域,它的对手也有数十个,看似没有对手,却处处都是敌人。林子大了什么鸟都有,当一个平台追求业务全方位覆盖时,就决定了它很难做到专业,很可能会成为一个“大杂烩”,甚至为违法犯罪提供温床。

  但互联网毕竟不是法外之地,互联网业务不是尔虞我诈、弱肉强食的黑暗丛林,网络经营者,并不是单纯的信息发布窗口,而是对网络活动承担一定监管职责的主体。

  根据《电子商务法》的规定,电商平台经营者需要对提供服务的经营者的主体身份、联系方式、资质许可等进行核验、登记。如果平台未尽到审核和管理义务的,由有关主管部门责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正的,处二万元以上十万元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的,责令停业整顿,并处十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下的罚款。在平台经济面临强监管的今天,相关企业更应该遵纪守法,恪守社会道德准则。

  不管有没有牵扯这次的“血奴”案,58同城都应该好好反思一下,然后举一反三,拿出实际行动,不然,离倒下就不远了。你拿用户开玩笑,你自己就会变成玩笑。

编辑:刘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