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口评论 | 不到一年被罚44次,新浪微博有“抗药性”了?
大众报业·风口财经 2021-12-14

风口财经评论员 刘晓

  新浪微博又双叒叕被约谈、处罚了!

  12月14日,“网信中国”微信公众号发布信息称,近日,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负责人约谈新浪微博主要负责人、总编辑,针对近期新浪微博及其账号屡次出现法律、法规禁止发布或者传输的信息,情节严重,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等法律法规,责令其立即整改,严肃处理相关责任人。

  据统计,仅今年前11个月,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指导北京市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已对新浪微博实施44次处置处罚,多次予以顶格50万元罚款,共累计罚款1430万元。

  新浪微博回应称,微博站方诚恳接受主管部门批评,认真落实整改要求,坚决履行好主体责任,不断提升生态治理水平。按照主管部门要求,成立整改落实工作小组。

  多少年来,被点名、约谈、处罚、表态、整改,已经成为了微博的常规操作,说白了,就是屡教不改。

  以前的次数数不清了,后面还有多少次不知道,但次数多了,就会有抗药性,就要免疫了,因为你唤不醒一个装睡的人。

  和微信一样,新浪微博一家独大久矣。当年,随着腾讯微博黯然离场,新浪微博开始野蛮生长,依靠销售各种推荐、搜索、阅读量、广告、电商等实现了流量变现,并探索出自己的商业模式。

  大量诱导未成年人参与应援打榜、大额消费、煽动挑拨青少年粉丝群体互撕谩骂;在蒋某舆论事件中干扰网上传播秩序,传播违法违规信息;因用户查询接口被恶意调用导致App数据泄露;监管不力,为网络水军变相开路,网络空间矛盾频频爆发;把关不严,导致大量软色情信息在网上传播……在这个商业模式上,新浪微博轻车熟路,让公共平台成为私货“大卖场”。

  花钱可以上榜,让网民看到希望看到的东西;花钱可以下榜,让网民看到不愿意看到的内容,试问谁给你的权利,可以银子换热度,热度挣银子,舆论成营销,热搜变生意?

  争吵、辱骂、网暴、人肉……大量网络水军操控评论,应援打榜,发布不实信息,掩埋真相,试问新浪微博是无能为力,还是不作为?亦或是欲借爆炒流量赢得平台间的竞争?

  资本天生具有逐利性,但任何商业模式,都不能枉顾公共利益,对于企业来讲,法不禁止皆可为根本站不住脚,法律之外还有道德,还有公共利益的考虑。遵守互联网发展和信息传播规律,营造正向舆论氛围,抑制假丑恶,弘扬真善美,捍卫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严控各种无用娱乐信息,真实客观地呈现重大社会事件和民生热点,为社会大众谋利益和谋福祉,这才是今天的新浪微博该做的。

  近年来,党中央围绕反垄断、反不正当竞争,作出一系列重大决策部署,防止资本无序扩张初见成效,市场公平竞争秩序稳步向好。在这样的背景下,新浪微博如果继续无视警告,屡教不改,继续装睡,则早晚要吃大亏。

(本文观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编辑:刘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