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击的红色金融① | 战斗中洗礼:久经考验的红色金融,奠定革命胜利基础
大众报业·风口财经
2021-06-30
早在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农民运动中,浙江萧山,湖南衡山、浏阳、醴陵,湖北黄冈、麻城等地的农民协会为活跃农村经济,方便农民借贷,纷纷开办了自己的金融机构,这也是中国红色金融的源头。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创建的革命根据地,相继建立银行,并发行了苏维埃货币。抗日战争时期和解放战争时期,革命根据地的银行也发行了当地流通的本位货币。据不完全统计,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我党共建立了404个货币发行机构,发行了514种名称、7种币材的货币。
视频来源:央视财经
全国第一个革命金融机构成立
1921年9月,中国共产党刚成立不久,浙江省杭州市萧山区衙前镇爆发了一场轰轰烈烈的农民革命运动,书写了党史上的四个第一:发动了第一次农民革命运动,成立了第一个农民协会,发布了第一个农民革命行动纲领,创办了第一所教育农民子女的农村小学校。农民们发现,要想彻底地摆脱地主阶级的盘剥,最重要的就是需要把更多的金融资源握在自己的手中。1924年,衙前农民协会设立了全国第一个革命金融机构——衙前信用合作社。入社的农民每户存入1元钱,作为入会的借贷基金。截止到1929年9月30日,农民信用合作社贷出去了近7000块钱。农民贷款多用于婚丧嫁娶、修房子、买粮食、买种子等,基本上是免息。
柴山洲特别区第一农民银行章程(原件照片)
第一家以“农民”命名的银行诞生
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在中国共产党的推动和领导下,各地纷纷开展农民运动,湖南省衡东县的柴山洲特别区第一农民银行就在这样的背景下诞生了。这是第一家以“农民”命名的银行,银行成立的目的就是利用自身资金优势,发放低息贷款,组织平粜,平抑市场物价。粜,意思是平价卖掉。地主家有很多谷子,农民没有吃的,就平价收了谷子。银行代老百姓付钱,农民收获谷子了再把钱还给农民银行。
柴山洲特别区第一农民银行壹元布币
农民银行筹设以后,还自主发行了一种分量轻,隐蔽性好且易于携带的软质白竹布币。这也成为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金融机构发行最早的货币。这种货币需要一张一张在布上手写,再盖上银行的负责人的图章。
它们是全国第一批红色信用合作社
在20世纪20年代,闽西地区的农民深受高利贷剥削、劣币杂币、生产剪刀差三重大山压迫,生活苦不堪言。1927年12月,闽西的第一个红色金融机构——蛟洋农民银行成立,主营借贷业务,用于农民发展生产,购买粮食解决饥荒。
蛟洋联合银行旧址
1929年10月至11月,闽西苏维埃政府首批信用合作社成立,这是中国共产党和苏维埃政府建立的全国第一批红色信用合作社。他们发行纸币、股票并给农民提供低息贷款,受到了群众的广泛拥护。从1929到1934,闽西信用合作社从无到有,它的实践运用也为后来的闽西工农银行、苏维埃国家银行的建立奠定了基础。
红色政权第一种贵金属货币在井冈山诞生
1928 年5月,毛泽东率领的秋收起义部队和朱德率领的南昌起义余部在井冈山胜利会师,成立了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建立了湘赣边界红色政权。在根据地建设进入鼎盛时期的同时,井冈山所处的湘赣边界却面临敌人严密的经济封锁,不仅枪支弹药无法补给,像食盐、医药、布匹等军民生活必需品也无从购入。为打破敌人的经济封锁,红色政权发行的第一种贵金属货币“工”字银元,就在井冈山诞生了。虽然红军造币厂存在的半年多时间里,仅生产了大约 1 万枚“工”字银元,数量和质量也都处在比较原始的阶段,但它的铸造,促进了当时红色区域内外的货币流通,活跃了根据地的经济,在湘赣两省内扩大了红军的政治影响,为红色政权货币的发展奠定了重要的基础。
这家银行,发行中央苏区第一张纸币
江西省吉安市东南部的东固畲族乡,曾经是土地革命战争时期赣西南最早开辟的革命根据地。1928年,为了打破敌人的经济封锁,活跃根据地的经济,中共东固区委决定成立“东固平民银行”。这是一家以服务普通民众为目的的银行,它发行了苏区的第一张纸币、开展货币兑换等金融活动,为根据地经济发展和中央苏区的创建做出了重要贡献。
东固平民银行旧址大门
东固平民银行以发行纸币和兑换货币为主要业务,1929年春发行纸币达两万元。红军打下吉安城后,运来了两台石印机,于是油印的纸币变成了石印纸币,美观大方,色彩各有不同,被老百姓当作送亲友的“贺礼”,一时东固平民银行的纸币“洛阳纸贵”,一币难求。
这家银行是世界上最小的国家银行
1932年2月1日,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国家银行在江西瑞金成立,成为了红色政权建立的第一个具有中央银行职能的苏维埃政权银行,有效推动了根据地经济建设发展,巩固了刚刚诞生的苏维埃政权。中华苏维埃国家银行的旧址在成为国家银行之前,它是谢氏的祖宅,一个只有两百多平方米,上下两层的小楼,条件很简陋,被称作“世界上最小的国家银行”。1932年7月发布的60万第一期革命战争公债,在当地百姓的支持下顺利发行。1932年,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国家银行开始发行国家银行货币。按照当时的规定,发行纸币至少须要有十分之三的贵金属或外国货币作为现金准备,而储备这些贵重的物资需要一个隐秘的地方作为金库。当时在绵江河边有一间盛放肥料的房间。巧的是,这座房子前面有一棵大树,树干处有一段空洞,正好可以供哨兵站岗,于是这间隐蔽的杂房就成了国家银行最初的金库…
江西瑞金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国家银行旧址
在硝烟弥漫、艰苦卓绝的革命战争年代,苏维埃共和国国家银行就这样一路烽烟一路歌,金融先驱用青春和热血铸就了共和国金融的第一块基石。
党建立的第一个国有企业,两年产值超400万元
1921年前,赣南地区储藏丰富的钨矿,被山大王霸占,他们与帝国主义、官僚主义相互勾结,矿产资源被疯狂劫掠,矿工利益被层层剥削。1932年初,经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批准,在江西于都成立“中华钨矿公司”,这是中国共产党建立的第一个国有营利性企业。
中华钨矿公司旧址。
1932年秋末冬初,临时中央政府决定,由时任国家银行行长的毛泽民兼任公司总经理。毛泽民受命以后,采取扩大工人队伍,提高工人工资待遇,统一收购钨矿等办法,使得苏区钨砂产销量大增;1934年10月,因战争局势发生变化,部分矿工加入红军队伍相继参加长征,1935年1月,中华钨矿公司停办;作为苏维埃共和国第一个国有企业和唯一重工业,到1934年10月,中华钨矿公司共生产钨砂4193吨,总产值达400多万元,换回了大量苏区紧缺物资,增加了苏维埃共和国的财政收入,有力地支援了革命。
视频来源:央视财经
它是抗战时期中共第一家银行
1937年,八路军创建晋绥抗日根据地。1939年,山西军阀阎锡山制造了“晋西事变”,断绝了对抗日根据地的供给;1940年,日军向晋西北发动夏季扫荡,并采取一系列破坏措施,掠夺根据地的财富。1937年九月初,兴县农民银行成立了,这也是抗日战争时期由中国共产党创立的第一家银行。1940年5月,以兴县农民银行为基础的西北农民银行成立。它通过发行货币,发放贷款,有效地开展货币斗争,支持了根据地生产建设,为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夺取最后胜利作出了重大贡献。1948年12月1日中国人民银行正式成立时,西北农民银行作为原始发起行,成为了新中国人民银行的三大基石之一。
陕甘宁边区银行。
抗战爆发后,陕甘宁边区政府建立。同年10月,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国家银行西北分行改组为陕甘宁边区银行,总行位于延安。到了解放战争时期,随着解放区的迅速扩大,以及金融迫切要求统一的趋势越发强烈,陕甘宁边区银行又并入西北农民银行,并发行“西农币”。在党中央的领导下,陕甘宁边区银行在坚持独立自主的货币方针下,开展对敌货币斗争,进行了三次金融探索,维护了革命根据地货币市场的稳定与统一。
中国人民银行
中国人民银行成立,并发行第一套人民币
华北财经会议是我党历史上第一次全国性的财经会议,对解放战争的最终胜利和新中国经济建设构架的形成,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实际上,随着解放战争的顺利推进,货币的统一必然要摆上议事日程。也正是在这次会议上,董必武和南汉宸决定成立中国人民银行筹备处。1948年12月1日,华北银行与北海银行、西北农民银行共同组建为中国人民银行,总行设于石家庄市,并开始统一发行新货币“人民币”。董必武说,共产党办中央银行,是人民所需求的,是为人民而办。
第一套人民币
位于北京西交民巷17号的中国钱币博物馆里,陈列着我国第一套人民币。1948年12月1日,人民币首次面世有三种面额,分别是10元、20元和50元,人民币上的“中国人民银行”为时任华北人民政府主席的董必武题写。那时候的人民币被叫做“新币”,为了让“新币”走入百姓心中,中国人民银行总经理南汉宸还亲自编写了一段《大家爱护人民币》的快板,让人民银行的职工下到工矿、下到石家庄的街头去鼓舞人心:“诸位同胞和姐妹,听我谈谈人民币;从前咱们解放区,花的票子种类齐……三个银行合并了,统一发行新货币;十二月一日开始花,名称就叫人民币。”
中国人民银行的成立和人民币的发行意义重大,它标志着一个独立、统一、自主的人民共和国货币制度开始茁壮成长。
风口财经综合整理
素材来源:央视财经、经济参考报、人民日报、新华社、衡阳日报、半岛新闻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