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口观察 | 强势封板!青岛“充电桩一哥”分拆未定战投先行,与各路资金“特别来电”?
大众报业·风口财经
2021-06-21
6月20日,“创业板第一股”青岛特锐德发布公告称,其子公司特来电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特来电”)拟通过增资扩股方式引进普洛斯、国家电投、三峡集团、亿纬锂能等战略投资者,战略投资者拟通过其自身或旗下基金对特来电进行增资,本次增发股份的价格为14.60元/股,投后估值约为136亿元,增资金额合计约3亿元。6月21日,截至风口财经发稿,特锐德强势封涨停,股价为31.2元/股,封单达7万多手。
特锐德强势封板。数据来源:同花顺
特来电引入多家战投
根据公告,特来电此次新引进的战略投资者中,普洛斯是全球领先的专注于供应链、大数据及新能源领域新型基础设施的产业服务与投资管理公司,资产管理规模超过1000亿美元。同日,锂离子电池巨头亿纬锂能发布公告,与特锐德及特来电签订《股份认购协议》,拟作为战略投资者,认购总价款为2000.20万元的特来电股份。增资完成后,亿纬锂能将持有特来电0.15%的股权。
此次增资前,特锐德拥有特来电约79.4%股份,预计增资完成后,特锐德的持股比例将降至77.7%,普洛斯持有约0.9%的特来电股份,国家电投、三峡集团、亿纬锂能等战略投资者的持股比例均未超过0.5%。公告显示,各投资人成为特来电股东后,在同等条件下有优先认购权、优先购买权和共同出售权、信息权等权利。
特锐德表示,在新能源汽车行业蓬勃发展的背景下,充电网成为大规模电动汽车发展的基础支撑和前置条件,充电网建设将有效促进节能减排水平和社会运行效率的提升。普洛斯、国家电投、三峡集团等国内外知名、强资源的战略投资者,在物流、地产、新能源发电、分布式能源、公共停车场站等领域有着丰富的资源,通过其自身或投资平台投资入股特来电,与特来电形成产业及资源协同。通过本次增资,有利于提升特来电的资本实力和未来业务开拓能力,进一步推进及完善公司在充电及能源领域业务的战略布局,促进公司相关产业链的快速发展及业务盈利水平的提高,增强上市公司核心竞争力及综合实力。
亿纬锂能则表示,本次参与特来电增资扩股事项,是基于对新能源汽车及充电基础设施产业发展前景的看好,有利于增加公司投资收益,对公司延伸产业链条、优化产业布局有着积极意义。
特锐德K线图。数据来源:同花顺
正筹备分拆上市
去年11月30日晚,特锐德发布公告,经董事会审议,决定授权管理层启动子公司特来电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特来电”)A股分拆上市的前期筹备工作。
特来电是特锐德于2014年9月投资设立的子公司,主要从事新能源汽车充电网的建设、运营及互联网的增值服务。去年年初,受益于“新基建”的风口,各路资本纷纷在充电桩领域加码,特来电于2020年3月完成13.5亿人民币的A轮融资,也成为母公司特锐德旗下最耀眼的一家子公司。根据财报数据,截至2020年末,特来电全国范围内累计成立子公司127家、项目落地城市343个,上线运营公共充电桩20.7万个,累计充电量达到65亿度,注册用户超过380万。
根据中国充电联盟统计,特来电充电桩数量持续保持市场占有率第一、充电网电量保持行业第一的龙头地位。
其实,早在去年10月11日,就有嗅觉敏锐的股友察觉到了特锐德分拆上市的计划,并在公众平台向特锐德董秘发起提问,那时,特锐德并没有正面回应。此次公告的发布,也是印证了这位股友的猜测。
在今年5月的业绩说明会上,特锐德透露,公司分拆特来电境内上市事项尚处于前期筹划阶段。
特锐德独立董事王秉刚、王竹泉和黄悦华认为,特来电境内上市前期筹备工作事宜,有利于更好地发展公司充电网业务,支持特来电在充电网业务上的持续研发和经营投入,提升公司及特来电持续盈利能力及核心竞争力。
行业或持续高景气
特锐德是中国最大的户外箱式电力产品系统集成商、中国最大的箱变研发生产企业之一。作为创业板第一股的特锐德目前拥有子公司超过150家,集团销售规模105亿,拥有川开电气等6大生产基地。
子公司特来电官网信息显示,公司在北京、重庆、成都等城市实现市场占有率第一;在产业链上的合作方包括国网电动汽车、大众汽车、宝马、北汽新能源、长安汽车、吉利集团、东风电动汽车等车企,以及滴滴出行、中电投等生态合作伙伴。此外,特来电还与华为达成全面合作,共同打造智能充电网络。
4月23日,特锐德发布2020年年度报告,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收74.21亿元,同比增长10.11%,实现归母净利润1.73亿元,同比下降35.96%,实现扣非净利润0.62亿元,同比下降59.06%,基本每股收益0.17元,同比下降37.04%。特锐德2020年度研发投入3.98亿元,营收占比5.36%,为2018年来新高。
2020年11月2日,国务院办公厅正式发布《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21-2035年)》,进一步明确了对于未来5年、15年的新能源汽车的发展目标:到2025年新能源汽车新车销售量达到汽车新车销售总量的20%左右,到2035年纯电动汽车成为新销售车辆的主流,公共领域用车全面电动化,充换电服务网络便捷高效。在新能源汽车行业蓬勃发展的背景下,充电网作为大规模电动汽车发展的基础支撑和前置条件,市场具有高确定性,发展前景巨大。此外,国家发改委、能源局5月20日发布《关于进一步提升充换电基础设施服务保障能力的实施意见(征求意见稿)》,要求新建居住社区落实100%固定车位预留充电桩建设安装条件,将管线和桥架等供电设施建设到车位,以满足直接装表接电需要。
华创证券指出,随着新造车势力、本土车企和海外车企相继推出智能化、电气化程度更高的新能源车型,预计充电需求将继续提高。此外,随着新能源车保有量持续超预期增长,充电桩利用率也有望大幅提升。
风口财经综合整理
素材来源:同花顺、中国证券报、北京商报、上海证券报、中国基金报等
(本文观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