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口评论 | 光速复活的米聊:翻红还需看内容,切忌“矫揉造作”
大众报业·风口财经
2021-02-27
风口评论员 许耀文
米聊复活!
2021年2月19日12点00分,小米的米聊正式关闭服务器,停服后的APP无法导出用户在内的任何信息。米聊的关停意味着雷军的移动社交梦随之陨落。
2月26日,仅时隔7天,米聊又复活了。可这一次关于梦想的重新起航,却饱受诟病。
米聊官网表示,新米聊将会是一个面向专业人士的语音聊天App,目前处于小范围的邀请内测阶段。根据官网页面介绍,在新米聊内,用户可以听到各行业专业人士的分享和见解,也可以举手参与分享;同时还可以创建自己感兴趣的话题,与朋友和同行一起交流、碰撞想法。
官网的更新,引起广大网友热议,但这一次网友的反应与米聊宣布关停时的怜惜之情大相径庭。“这不是跟Clubhouse界面一模一样”“先跌落悬崖再换汤不换药的起死回生,这是在卖惨吗”“就这种复刻的做派,怎么会有高端用户理你”……由于不少网友认为复活后的米聊无论从设计还是内容架构方面都像极了Clubhouse,复刻痕迹太重的米聊无法让网友自愿买单。再加上之前米聊关停时的“情感回音”,网友甚至认为这一次小米的“迷惑行为”,有些高看梦想与厂牌的力量,略显矫揉造作了。
一时间,小米能否翻红、该怎样翻红的讨论甚嚣尘上。
归根到底,翻红还需看内容,“矫揉造作”无法赢得大环境之下愈发同质化的竞争。
Clubhouse的蹿红源于特斯拉CEO马斯克的入驻,这款源于美国的音频社交App也因为马斯克的名人效应吸引了不少亚洲用户的注册,甚至像李开复、曲家瑞、渡边直美这样的名人都纷纷在Clubhouse“开房”。与此同时,以类似Clubhouse的形式诞生的社交产品也开始变多,这其中不乏知名厂牌。比如来自阿里巴巴的Meetclub、Twitter的Spaces、映客的“对话吧”等等,都纷纷加入这一市场,在渴望分一杯羹的同时也为自己博一份来自知名人士的青睐,甚至连Facebook也被传出要推出类似产品。
早前,在Clubhouse爆红互联网后,一个新的论题摆在中国互联网从业者面前——谁能做“中国版的Clubhouse”?答案千千万,但没人想到过小米。在这样的背景下,米聊的复刻为何从无人问津变成引起了这么大的躁动呢?
早在2009年,雷军就发现了移动社交背后巨大的商机,开创“米聊”,但资金与技术的匮乏以及腾讯充满信心与实力的迎战很快让米聊从巅峰跌落神坛。如今中国版的Clubhouse如雨后春笋般冒出,小米,又有多少资金与雄厚的技术来支持他摆脱同质化,用属于小米的内容与特色赢得这场战争呢?除此之外,小米自出世以来屡次深陷抄袭门,这一次的米聊复活给网友的感觉亦是如此,这也成为人们唱衰米聊的原因之一。
“翻红”一词大多用于不温不火的明星因某个契机当红,而纵观他们的成功翻红都离不开自身内容的加持。出道数年的张小斐凭借在2021年春节档电影《你好,李焕英》中的精彩表现结束了数十年的沉寂;在短视频平台爆火的“韩美娟”(韩佩泉),曾因浮夸的女性装扮、演技与台词饱受诟病,但如今在《创造营4》的舞台上,凭借扎实稳健的唱功为自己正名。
米聊若想翻红,前方要面对的竞争对手不在少数。这些对手不仅仅是同样火热的厂牌,还有小米亟待解决的同质化、无亮点等问题。若想吸引更多的网友变成“米粉”,单单依靠小米厂牌的影响与梦想的加持是远远不够的。如今的时代内容为王,米聊将如何在其中崭露头角?还需拭目以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