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口评论 | 再度兵临百元大关,青岛啤酒让你上头了吗
大众报业·风口财经
2020-12-08
风口财经评论员 李存国
时隔3个多月,青岛啤酒A股股价再次逼近百元关口。截至12月8日下午收盘,该股微跌0.32%,报收98.20元,全天最高价99.36元,成交4.83亿。此前一日,该股上涨2.38%报收98.52元,全天最高价99.45元,全天成交6亿元。这也是2020年8月31日最高价99.50元之后,青岛啤酒又一次来到百元高位。
在沪指自12月2日创下3465.73点高点后,连续调整4天的情况下,青岛啤酒却连涨4天,股价从90.63元蹿升至最高99.45元,涨幅9.7%,实属难能可贵。诚然,青岛啤酒此番上涨,受到酒类板块连涨影响,该板块自9月25日触底后,连续活跃,接连创出新高。
今天,我们也当一回“事后诸葛”,暂不讨论各家啤酒厂商的成本优势、扩张趋势、成本控制、业绩增长空间等因素,一起来看看摆在啤酒赛道上那些明面上的事情。提醒一下,下述数据均来自公开报道,近期盘面上的青岛啤酒股价虽连续上攻,但量能已经有所减少,操作上应以谨慎为主。以下观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
我国啤酒消费从1990年开始快速放量,目前中国啤酒市场全球最大,消费量已占全球25%。据中商产业研究院数据,从近10年来看,中国啤酒消费量于2013年创下峰值539.4亿升,市场规模703亿美元,2018年,中国啤酒市场消费量488.5亿升,市场规模818亿美元。但因人口基数较大,我国人均消费量仍处低位,2018年仅为人均35升,远低于美国、巴西及墨西哥的71升、60升、74升,啤酒消费量仍存巨大增长空间,距行业天花板还很远。目前,以华润雪花、青岛啤酒、百威英博、燕京啤酒以及嘉士伯为主导的5大品牌,已经稳占我国啤酒市场的80%左右。较高的行业集中度,必定给上述五品牌带来巨大的利润空间。
整体销量未见明显进展,高端市场却剑拔弩张,发展迅猛。2013年中国高端及超高端啤酒市场规模仅59亿升,市场规模237亿美元,但到2018年,中国高端及超高端啤酒消费量陡增至80.3亿升,市场规模418亿美元。作为国内产品线最为丰富的啤机厂商,青岛啤酒自2010年起布局高端市场,“青岛啤酒+崂山啤酒”的双核品牌策略业已形成。青岛啤酒主导中高端产品,截至2019年底,青岛啤酒实现销量405.1万千升,同比增3.49%。其中鸿运当头、纯生、奥古特等高端产品185.6万千升,同比增7.08%,约占全线产品总销量的45.8%。从青岛啤酒两个重要对手来看,今年前三个季度,百威亚太旗下以百威为首的高端产品组合,实现在中国单位数的高增长,超高端产品组合和精酿产品组合则获得两位数增长。华润则是自2015年起布局高端市场,2018年收购喜力,可视为华润高端化进程中的里程碑,华润啤酒CEO侯孝海还表示,在整合众多品牌发展资源的战略打法上,华润要做到每个价格细分领域都有中国品牌和国际品牌。相比之下,青岛啤酒布局高端市场起步最早,也最为果断。可以预见,随后一两年间,啤酒巨头必将在高端市场上,有一番火拼。
最后,再从全球啤酒市场做一横向比较。《证券市场红周刊》曾报道,目前国内啤酒500毫升仅3元,参考其他国家,巴西同档次啤酒的价格约合人民币12-15元,尼泊尔、越南、泰国的网上定价近15元,这说明中国的啤酒价格是一直被低估的。2021年双节将至,如果国内啤酒进入涨价周期,在成本不变的情况下,每500毫升啤酒涨价0.5-1元,利润空间马上打开。
(本文观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