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口评论|“蚂蚁上市暂缓”事件系列评论④:无论姓“金”还是姓“科”,都应守住商业道德边界
大众报业·风口财经 2020-11-12

风口财经评论员 孔敏

  “蚂蚁上市”一波三折,先是四部委同时约谈蚂蚁金服领导层,随后上交所和港交所暂缓其上市,很多人猜测此次高管被约谈、IPO暂缓,与马云在外滩发表的关于国内金融监管的“当铺思想”言论有关。马云,作为一个有着雄厚科技实力的公司领导人,说出的话无疑备受关注,与往年“银行不改变,我们就改变银行”的言论类似,从表面看是大胆的变革创新之言,但从本质上是逾矩、钻漏洞而夸下的海口,目的是为博取商业利益开方便通道。不论消费者、专家、社会、政府都应该擦亮眼睛,作为“金”“科”双姓并驱的互联网巨头,以社会责任克制自己,排除风险,保障权益才应该是其立下发展与创新“军令状”的首条要求。

  蚂蚁集团其实是披着科技外衣的金融公司,利用监管漏洞进行高杠杆、高风险营收,这是其被监管层进行约谈的原因。得益于互联网下企业边界的模糊性,具备时代视野和创新活力的蚂蚁集团,开创了数字支付新时代,成为跨界游戏的最佳弄潮儿。不少人疑惑,蚂蚁集团究竟姓“金”还是姓“科”?这不仅关系着蚂蚁集团应该恪守的金融规则,也关系着消费者使用说明的明确。从其登陆的板块以及改名的历史来看,蚂蚁集团应该姓“科”,但从其涉猎的金融支付业务营收的利润以及马云所发表的言论来看,蚂蚁集团其实是披着科技外衣的金融公司,正如资深学者周矍铄所言:若大型互联网企业大量开展金融业务,但宣称自己是科技公司,不仅是逃避监管,更容易无序扩张,造成风险隐患,不利于公平竞争,也不利于消费者保护。

  马云反对巴塞尔协议,炮轰金融监管,是掩盖其壮大暴利贷款业务野心,获取更高利润的荒缪之言,其罔顾经济道德与社会责任的豪言与举措或对社会、对消费者产生无穷影响,且看三大风险。

  一方面,蚂蚁集团所推出的明星产品花呗、借呗,利用杠杆,通过中间商的方式提供贷款,对中国乃至世界有造成金融风暴的风险。要明确“金”姓蚂蚁金融从本质上是一个贷款公司。之所以会造成金融风暴,简单解释就是:马云搞资产证券化,即“用欠条来融资”,把未来大家要还给蚂蚁的钱通过放债的形式变成今天的钱,再拿来放贷给数量越来越庞大的互联网用户,循环往复,联动大数据算法建立信用体系,本质上赌的就是“大家都能把钱还上”,然而一旦大部分人还不上钱,银行亏空,就很有可能造成金融大风暴。

  另一方面,蚂蚁的原罪在于花呗造成超前消费主义风险。从蚂蚁近几年打出的广告来看,“考上大学的妹妹想了又想的那台笔记本,我想都没想就买给她了”,牧民哥哥花呗分期给妹妹买电脑;“一家三口的日子再精打细算,也得把女儿生日过得像模像样”,中年施工队长用花呗给女儿过生日;还有现在年轻人用花呗请客为了面子,用花呗开启环球旅行活出自己想要的样子………在这些广告里,蚂蚁通过亲情、梦想、面子放大消费主义,诱惑具有消费欲望但资产不够的年轻人,这是蚂蚁的财富密码,但更是蚂蚁的原罪。过往有储蓄习惯的一代人正在被月光一族取代,无存款的年轻人成为当下一大群体,无压力借贷将成为这个群体的出口,但是当未来银行没有金钱流入,参照2007年美国次贷危机,中国或许会成为下一个金融危机的中心点。

  另外,蚂蚁的另一大风险是垄断,中国素以民本为施政基础,反对贫富差距,而垄断与财富集中显然与我国社会主义理念背道而驰。据招股书显示,2020年上半年,蚂蚁集团的营收为725亿元,相当于每天入账近4亿元,与2019年同期相比,增长了38%。“科”姓蚂蚁凭借对个人数据的垄断,成为信息的绝对优势方,会最大限度地攫取每一个用户的“交易剩余”,全民财富向平台所有者集中。所谓“未来是1%的人控制了120%的财富,因为其他人都欠着花呗、借呗”便是如此。但是反观中国近10年发展历史,以清廉政治为基础,降温部分民营企业的过度扩张,抑制财富过度集中的问题,避免社会走上贫富两极的世界,同时启动精准扶贫,让底层人民的生活得到照顾,这是社会稳定的基础,是“以民为本”的施政体制。显然,蚂蚁有些狂飙突进。

  但是,屠龙少年真的变成一条万恶恶龙了吗?不是,他也存在可取之处。

  一方面,以大数据技术催生信用体系,开创无抵押贷款先河,实属金融历史上浓墨重彩的一笔。马云在金融外滩峰会上称中国的银行属于“当铺思想”,所谓当铺思想其实就是以资产抵押为信用发放信贷,这是传统银行普遍采用的方法。以资产抵押为信用发放信贷的好处是降低了风险,但许多中小微企业,特别是初创企业往往拿不到贷款。例如,一家成长性很好的科技企业,但因没有固定资产抵押,就无法获得银行贷款,个人借贷也是如此。对此,马云给出的解决方案是,用大数据创造信用,那么不具备固定资产的个人或企业也可以得到贷款:“科”姓蚂蚁利用算法识别出购物者的偏好、购买动机、真实购买力,还能预测购买时间和收入变化,从而给出差异化的信用数据,提供不同额度的信用贷款。

  另一方面,倒逼金融机构以及金融监管制度改革。约谈马云后,相关监管部门随即对科技企业的价值标准重新界定,并且同日出台监管办法,银保监会会同央行联合发布《网络小额贷款业务管理暂行办法(征求意见稿)》,这意味着包括蚂蚁集团的相关业务(如花呗、借呗)在内,网络小贷有了统一的监管办法;也可预知,蚂蚁集团的姓氏大战或将在近期终止。近年来,不少互联网新贵打着科技名号跨界金融,不难想象,若不加以规范,未来将有大批互联网公司涌入,无秩序运营、钻漏洞空子、业务交叉乱象必定层出不穷,此次蚂蚁事件将是一个里程碑,倒逼金融监管以及机构变革,肃清互联网公司性质及业务边界模糊问题,保障开展跨界游戏的互联网公司在有序中发展。

  蚂蚁姓“金”还是姓“科”,监管部门会给出认定,目前看来,蚂蚁要想守住帝国神话只有退回边界内,解决所涉及风险才能重回跑道。当下,三大风险解决成当务之急。蚂蚁金服应恪守道德边界,对公司业务及运营模式重新洗牌,原因在于:以商人之道经商或许可赚的盆满钵满,但是从长远来看,这势必不能长久,被大家调侃的“马已经服”的说法会不会在未来几十年中一直徘徊于社交媒体中,在于马云能否在这次监管中厘清自己的定位,否则,威猛如阿里帝国也会崩坍于一刻。此外,对于政府来说,应重拳出击,对蔑视法制伦理、国家体制走向的企业或个人决不姑息,实现法严格监管与法制治理两条腿走路。对于社会与公民来说,应该提高理性主义,且不可被资本牵着鼻子走,沦为资本压榨下的奴隶。

扫码下载风口财经

编辑:刘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