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口财评|整治直播打赏乱象是一场“持久战”
大众·风口财经 2025-10-30

日前,中央网信办宣布,开展为期两个月的“清朗·整治网络直播打赏乱象”专项行动,聚焦娱乐性团播、私域直播等易滋生直播打赏乱象的重点领域,从严打击四方面突出问题,加强直播打赏营利行为规范,营造良好直播生态。这既是对群众关切的及时回应,更是为行业健康发展立规明矩。

直播打赏乱象已成为侵害公众合法权益的“隐形陷阱”,尤其对未成年人、老年人等群体造成巨大危害。从河北六年级女孩5个月打赏14万元,到河南六旬老人8天散尽积蓄只剩33元,打赏逐渐异化为精心设计的收割游戏。更值得警惕的是,直播打赏乱象对社会价值观的侵蚀。直播间里“榜一大哥”被捧为英雄,挥金如土成为身份象征;青少年沉迷虚拟礼物的荣耀,误将流量等同于成功;主播为讨好打赏者立场反复横跳,撕裂舆论场……

网络生态不能因变味的打赏滑向病态,狂热的直播打赏急需“降温”。直播本应凭借优质内容创造价值,但“流量至上”取代“内容为王”,陷入“越低俗越赚钱”的恶性循环,整个行业也就失去了创新活力与社会价值。

前段时间,相关部门已要求平台对直播乱象进行规范,并已初见成效。比如,抖音2025年第一季度诱导打赏违规率下降25%,腾讯、斗鱼等关闭跨直播间打赏广告功能。但要看到,治理直播打赏乱象不能仅靠平台和主播自觉,更要靠制度约束,重塑健康的直播生态。在突出“哪里乱就治哪里”,精准发力的同时,在治理手段上既要严惩屡教不改的账号、MCN机构,曝光典型案例形成震慑,又要督促平台完善打赏规则,设置额度上限、消费提醒等技术屏障,可以说当罚则罚,既堵又疏。

整治乱象绝非否定行业,而是为了让直播回归内容价值的核心。直播行业创造了海量就业岗位,丰富了大众精神生活,其正向价值值得肯定。但健康的生态绝不能建立在对人性弱点的利用上,而应依靠优质内容实现可持续发展。当监管利剑高悬、平台守土尽责、主播心存敬畏、用户理性参与,直播间才能真正成为传递温暖的“精神集市”。这场“清朗行动”既是为失控的打赏戴上“紧箍咒”,更是为行业未来铺就“阳关道”,因此不能是“一阵风”,而是一场“持久战”。唯有规范生长,直播行业才能真正实现流量与价值的共赢。

(大众新闻·风口财经评论员 王贝贝)

编辑:刘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