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口财评|黄金投资从来不是稳赚不赔的买卖
大众·风口财经
2025-10-22
10月21日晚,国际贵金属市场上演“惊魂一夜”,国际黄金市场在此前连创纪录高位后急剧下挫。现货黄金一度暴跌超6%,创下自2013年4月以来最大单日跌幅,纽约商品交易所12月交割的黄金期货收跌5.7%,报每盎司4109.10美元。此前一个交易日,金价刚创下4381美元的历史新高。
一名福建网友在网上发视频称:“在暴跌之前,我订了1公斤的黄金板料和15公斤的白银板料,1个小时至少亏损了5万元。”
这“生动的一课”再次表明:黄金投资从来不是稳赚不赔的买卖。
很长一段时间,黄金市场的火爆程度超乎想象,成为街头巷尾热议的焦点。穿透价格波动的表象,厘清涨势背后的核心逻辑,是理解资本市场变化的关键,更是引导公众理性投资的应有之义。
从10月份以来,本轮金价反弹,本质上是多重宏观因素共振的结果,其核心驱动力可归结为避险需求升温与政策预期转向两大维度。
从避险层面看,美国政府时隔7年再度陷入停摆,关键经济数据因停摆被迫延迟发布,市场对美国经济走势的预判陷入迷雾;叠加区域银行信贷风险暴露,全球金融市场的不确定性显著上升。作为历史悠久的“避险资产”,黄金天然具备对冲不确定性的属性,当市场风险偏好下降时,资金向黄金集中成为必然选择。
从政策预期层面看,美联储主席鲍威尔近期的偏鸽派发言成为重要催化剂。其明确释放的“10月继续降息”信号,不仅终结了市场对货币政策走向的争议,更引发了对明年宽松周期的广泛预期。对于黄金而言,利率变动直接影响持有成本——利率下行意味着持有黄金的机会成本降低,这一经典逻辑在此次行情中得到充分印证。数据显示,鲍威尔发言后首个交易日,全球最大黄金ETF持仓量增加3.2吨,资金增持意愿明显增强,进一步助推金价上行。
可以肯定的是,这种“避险+宽松”的驱动组合,并非短期偶然因素叠加,而是全球经济复苏乏力背景下的阶段性必然。
事实上,决定金价长期走向的,是三大具有确定性的核心因素:
其一,全球经济复苏进程缓慢,主要经济体增长动能不足,不确定性将在较长周期内存在,为黄金的避险需求提供持续支撑;
其二,实际利率下行趋势未改,无论是美联储明确的降息信号,还是全球主要央行的宽松取向,都将降低黄金持有成本,形成长期利好;
其三,全球央行增持黄金的趋势明确,数据显示,今年以来多国央行持续增持黄金,通过优化外汇储备结构增强抗风险能力,形成了黄金需求的“压舱石”。
从这些维度判断,黄金市场的上涨并非无源之水,其背后有坚实的宏观逻辑支撑。
但是,长期逻辑的确定性,并不意味着短期走势的无风险性。
今年以来,国际现货黄金涨幅已超66%,从3000美元涨至4000美元仅用6个多月,这种过快的涨势本身就蕴含着回调风险。从市场结构看,当前多头资金集中度显著提升,沪金主连的持仓结构显示,多头持仓占比已处于近一年高位,市场拥挤度上升意味着一旦出现利空信号,很可能引发集中获利了结,加剧价格波动。
从历史经验看,任何资产价格的快速上涨都难以持续,黄金也不例外。2011年、2019年等多轮黄金上涨行情中,都曾出现因短期涨势过猛引发的回调,盲目追高者往往面临较大损失。这一历史教训,值得当前市场参与者高度警惕。
黄金市场的波动,不仅是资本市场的专业议题,更与普通民众的财富管理息息相关。引导公众理性参与黄金投资,需要建立“风险匹配、长期布局、目标清晰”的三大认知。
首先,要树立风险匹配意识。黄金虽有保值属性,但并非“稳赚不赔”的品种,高位波动时盲目入场极易遭遇回调风险。投资者应结合自身风险承受能力配置,如保守型投资者可将黄金占比控制在总资产的10%~15%,避免因过度配置影响整体资产稳定性。
其次,要坚持长期布局逻辑。黄金的核心价值在于对冲长期风险、实现资产保值,而非获取短期价差收益。当前支撑金价长期上行的核心因素未变,投资者不必因短期价格波动盲目恐慌,可把握市场回调时机逐步建仓,通过长期持有平滑短期波动风险。
最后,要明确投资目标定位。黄金在家庭资产组合中应扮演“稳定器”角色,而非“暴富工具”。无论是应对通胀压力还是规避市场风险,黄金的价值都体现在长期配置中,而非短期投机炒作里。
(大众新闻·风口财经评论员 刘晓)
![]()
编辑:刘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