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石董事长“致歉”大疆背后的焦虑与野心
大众·风口财经
2025-10-16
近日,消费级全景相机巨头——影石创新(688775)创始人、董事长刘靖康在社交媒体上关于“大疆降价或与影石有关”的言论及后续补偿举措,在科技圈与资本市场引发广泛关注。
10月15日凌晨,刘靖康发布微博称,他上一条微博争议比较大,接受批评,不过承诺过的福利照发。 此番表态,进一步将一场始于两天前的舆论风波推向高潮。
![]()
截图来源:微博
事件起因于10月13日,刘靖康微博发文称:“可能有一部分因为影石的原因导致大疆大幅降价“,为对很多刚买DJI产品的消费者表达歉意,他宣布:在10月2日到10月8日之间购买大疆产品的客户,在本条微博下晒订单证明可获得影石100元无门槛代金券。另外,他还提到本周内转发本条微博,将抽取两名幸运儿送影石消费级相机全家桶或者大疆OSMO系列全家桶。
截至16日发稿,该条微博转发已超1.2万次,评论4000余条,点赞量逾3000。关注度仍在上升。
![]()
截图来源:微博
风口财经记者注意到,大疆于10月8日宣布,自9日起对旗下云台相机Pocket 3、运动相机Action 4/Action 5以及Mini 4K航拍无人机等多款产品进行大幅降价,降幅最高超千元。大疆此次大幅降价,引发近期购买产品的消费者的不满,目前大疆官方已回应表示,此次价格调整是为“双十一”推出的常规促销安排。
然而,“大疆降价、影石道歉”的戏剧一幕,更让两家企业之间的商战产生诸多联想……
影石、大疆“互攻腹地”
影石面临的风险更高?
影石创新与大疆创新——这两家总部均位于深圳、距离仅十余公里的消费电子巨头,正从曾经的错位竞争走向正面交锋。
尽管业务起点不同,在各自的强势品类中占据了绝对龙头的位置。根据权威机构数据,影石创新(Insta360)在2023年以67.2%的市场占有率持续领跑,在全景相机领域已连续六年霸榜全球第一。与此同时,大疆(DJI)作为全球消费级无人机领域的绝对主导者,其市场占有率长期保持在70%以上,技术积累与品牌影响力深厚。
然而,这场“同城双雄”的竞争格局正悄然生变,今年下半年,双方几乎在同一时间向对方的核心业务领域发起进攻。
7月28日,影石创新正式发布首款消费级全景无人机“影翎Antigravity A1”,定价2999元起,切入大疆长期主导的无人机赛道。仅仅三天后,7月31日,大疆首款全景相机“Osmo 360”如期开售,起售价同样为2999元,直指影石的传统优势市场。
![]()
影石创新发布的“影翎Antigravity A1”全景无人机。
![]()
大疆发布的“Osmo 360”全景相机。
短短数日,两大巨头先后亮出针对对方核心领域的“武器”。
事实上,影石布局无人机并非临时起意。根据其招股书,自2020年7月1日以来,影石创新连续注册了多项“无人机”“全景无人机”专利,且专利布局持续深入,覆盖无人机结构、螺旋桨、动力系统等环节。今年5月中旬,国家知识产权局官网公布了影石创新申请并获得授权的两项专利,一项为“无人飞行器机架及无人飞行器”,一项为“无人机”,两项专利均为影石创新在2024年6月底申请。
影石似乎已做足准备,但面对大疆的反向进攻,有观点认为其面临的风险更高。据36氪等多家媒体披露,大疆2024年营收高达800亿元,累计构建起3.8万项专利形成的技术壁垒,并计划在2024年至2030年七年间投入300亿元用于研发。相比之下,影石创新2024年全年营收为56亿元,研发投入为7.8亿元,在资金实力、技术纵深与供应链整合能力上与大疆存在显著差距。
而影石当前的业绩表现,也成为外界评估其跨域作战能力的重要参照。
影石半年净利仅增0.25%
业绩焦虑下“换道突围”
公开资料显示,成立于2015年的影石,最初聚焦于全景相机和运动相机等智能影像设备。经过多年发展,影石已形成涵盖ONE X系列(全景运动相机)、ACE系列(运动相机)、GO系列(穿戴式运动相机)等在内的完整产品矩阵。
今年6月11日,影石创新正式登陆A股,上市首日影石创新涨274.44%。随后公司股价几经波动,市值一度突破1400亿元。截至目前,影石创新市值仍超千亿元,成为近年来科技领域备受瞩目的“资本新贵”。
然而,在资本市场风光无限的背后,影石创新的财务数据正暴露出深层的增长焦虑。作为上市后披露的首份中期财报,2025年上半年经营表现尤为引人关注。
数据显示,2025年上半年,影石创新实现营业收入36.71亿元,同比增长51.17%,维持较快增长;同期,公司归母净利润为5.20亿元,同比微增0.25%;公司净利润率为14.16%,较2024年上半年(21.35%)的水平显著下滑。
![]()
这一现象背后,是两项关键费用的迅猛增长:报告期内,公司销售费用同比增长75.46%至6.28亿元,研发费用同比增长100.35%至5.62亿元。两费增速均远超营收增幅,反映出公司在市场推广与技术创新上的高强度投入。
与此同时,营业成本也持续攀升。2025年上半年,公司营业成本为17.91亿元,同比增长58.38%,增速高于营业收入增幅。公司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2.41亿元,同比下降60.22%。
更值得关注的是库存压力的急剧上升。截至2025年6月末,影石创新存货接近15亿元,较去年同期增长156.87%;存货周转率由上年同期的2.10下降至1.43,运营效率明显放缓。
这一系列指标的变化,折射出影石所处市场的结构性挑战。2023年,全球全景相机市场规模约为50.3亿元,而影石当年在全球消费级市场占有率已达67.2%,行业增长空间趋于饱和。相较之下,同期全球消费级无人机市场规模约511亿元,市场容量为全景相机十倍,吸引力不言而喻。
事实上,影石的盈利增速放缓早有端倪。2024年,公司营收同比增长53.29%,但归母净利润增速已从2023年的103.66%大幅回落至19.91%。
在此背景下,面对“见顶”的全景相机市场以及业绩增长焦虑,影石“换道突围”已成必然选择。今年7月发布的“影翎Antigravity A1”无人机,正是其向更广阔市场进军的关键落子。
值得注意的是,近期大疆与影石不约而同对旗下多款主力产品进行价格调整,试图通过降价策略进一步扩大市场份额、提高销售业绩。
![]()
大疆部分降价产品。图片来源:DJI官网
![]()
影石部分降价产品。图片来源:影石创新官网
对于公司创始人言论以及部分财务指标变化等问题,风口财经记者联系到影石创新董办,截至发稿,未收到有效回应。
(大众新闻·风口财经记者 张亭旺)
(本文观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
编辑:孙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