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隐藏式门把手耽误救援?电芯倒置更容易起火?小米SU7成都事故两大疑虑待解
大众·风口财经 2025-10-13

10月13日凌晨,四川成都天府大道主干道发生一起新能源汽车交通事故,一辆疑似小米SU7 Ultra的车辆在行驶中发生碰撞后起火燃烧。

当日下午,成都市公安局交通管理局发布警情通报,经初步调查,当事人邓某某(男,31岁)驾驶川AC****9号小型轿车,在天府大道南段,与前方同向与李某驾驶的川AA****3小型轿车发生碰撞,随后越过道路中央绿化带,起火燃烧。事故造成驾驶人邓某某死亡,涉事两车不同程度受损。经检测,邓某某涉嫌酒后驾驶机动车,目前事故正在进一步调查中。

截至发稿,小米汽车官方并未发出通报。风口财经致电小米汽车官方客服询问事故相关情况,对方表示暂时无法做出回答。

时隔半年,小米汽车再次因交通事故引发全网热议,风口财经梳理发现,造成此次悲剧的原因分析中,“门无法打开”和“电池起火”成为网友们关注的焦点,半隐藏式的车门设计是否科学?电芯倒置技术是否真正安全?小米汽车的“黑科技”再次引发争议。

车门打不开,半隐藏式门把手惹的祸?

与今年3月份的高速悲剧一样,事故发生后,小米汽车的车门同样无法打开。

根据多名目击者拍摄的现场画面显示,事故发生后,驾驶员被困车内,多名路人主动参与救援,徒手或用工具猛砸车窗,有路人的手都流了血,还有人拿来了灭火器,但因车门无法打开且火势迅猛,救援失败。直到消防人员赶到将火扑灭,车门还是未能打开,最终消防人员只能用电锯破门,但驾驶员已不幸遇难。

为何会打不开车门?国际智能运载科技协会秘书长、黄河科技学院客座教授张翔告诉记者,通常情况下,新能源车门锁分为电子门锁和机械门锁,当车子发生断电时电子门锁便会失效,这时需车内人员手动按住机械门锁才能打开车门。张翔表示,以上两类门锁均需要驾驶员或乘客从车内开锁。“但当车子发生交通事故时,车身可能严重变形,将车门卡在里面了,导致门锁解锁失效,或者碰撞导致车门的控制系统遭到破坏,造成车门被锁,还有一个可能是车内人员因撞击失去意识无法自主开门。”张翔分析。

至于如何从外部开门,小米汽车官方客服人员告诉记者:“当车辆发生碰撞且车辆接收到碰撞信号时,将会触发整车解锁功能,外部人员可以通过拉动车门外把手开启车门。”

但问题又来了,撞击多大力度能触发该功能,多大力度又会导致门锁被破坏失效,该客服人员表示目前还未有详细信息说明。

据了解,小米SU7采用的是半隐藏式门把手,这是一种非机械的外门把手,日常开门依赖电信号触发门锁。如果发生事故后车辆断电,或相关线路/传感环节受损,外部电控把手可能瞬时“失效”。

“半隐藏式、隐藏式门把手都属于新事物,很多车企为了体现高科技,将开门方式设计得五花八门,很多人并不知道如何开门,这也可能是救援失败的原因。”张翔补充道。

值得一提的是,当记者问到“如果开门不成,能否砸窗自救”时,该客服人员表示,目前SU7系列并没有配备砸窗用的安全锤。

电芯倒置更容易起火?

此次事故发生后的电池起火,成为网友热议的另一个焦点。从后续现场图片初步判断,事故车辆疑似为主打高性能的小米SU7 Ultra量产车型。

据官方介绍,该款车型的电池包充分继承了小米CTB一体化电池的先进特性,采用了“黑科技”电芯倒置技术。此前,雷军在小米汽车发布会上重点提及这项技术的“高端之处”:电芯倒置技术在极端情况下,能快速向下释放能量,最大程度保证乘员舱安全,同时称这项技术为行业首创。

而此次车祸发生后,小米汽车曾经在宣传中多次提到的“电芯失控往下面喷”的安全性再次引发质疑。有网友在社交平台评论:“事实证明火往下喷,车子依然会燃烧”、“无论往哪个方向喷,火都会往上走”……

“所谓的电芯倒置技术,就是指将电池正负极、泄压阀都朝下设计,当电池出现内部高温、鼓包、膨胀的时候,泄压阀就会打开,将有毒气体向下排出,避免侵害驾驶员。”张翔解释道,此外,从设计结构方面考虑,这样的“反向设计”在垂直方向上更加紧凑,有效提升了车内空间利用率。

然而,电芯倒置的弊端也是不容忽视的,“把泄压阀安装在底部,如果遇到不平整的路面,更容易发生撞击,导致泄压阀泄露,发生起火,尤其是小米SU7属于轿跑,底盘本身就低,泄压阀被磕到碰到的机率更大。”张翔表示,从这种角度分析,为了提高“安全性”而设计的电芯倒置技术,反而更加不稳定。“关于这项新技术到底安不安全,仍需要大量的市场案例来验证,小米汽车不到30万辆车的数据显然不够。”

(大众新闻·风口财经记者 吕华)

编辑:宋光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