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股迎“开门红”,去年节后行情将重演?
大众·风口财经
2025-10-02
今日(10月2日)是国庆节第二天,港股迎来10月份第一个交易日。
早盘,恒生指数、恒生科技高开高走,不仅再度创今年以来新高,也都纷纷创出4年多新高。截至午间收盘,恒生指数涨1.45%,报27245.68点;恒生科技指数涨2.66%,报6637.65点。
港股“开门红”
隔夜美股市场上,中概股多数上涨,纳斯达克中国金龙指数涨1.44%。热门中概股唯品会涨5.36%,百度集团涨4.3%,京东集团涨3.4%,阿里巴巴涨2.25%等。多个市场中,中国资产都纷纷走强。
10月2日,港股迎来10月份第一个交易日,早盘港股高开后持续走高。截至午间收盘,恒生指数涨1.45%,报27245.68点;恒生科技指数涨2.66%,报6637.65点。
恒生科技指数成分股中多只个股大涨。具体来看:
港股半导体概念股全线上涨,中芯国际涨超9%,华虹半导体、比亚迪电子均涨超5%。
银河证券表示,半导体行业长期向好,一方面,AI数据中心推升存储器需求,直接拉动设备需求;另一方面,国产替代持续深化,带来增长空间。短期来看,头部存储厂商新项目启动及先进逻辑扩产,推动设备行业迎来新一轮增长,长期国产替代逻辑稳固。
港股互联网巨头再度爆发,阿里巴巴-W(09988.HK)涨3.95%,报184.50港元。该股年内涨幅已超120%,显示持续受到资金追捧。快手-W(01024.HK)表现引人注目,盘中最高触及91.50港元。该股近期表现持续强势,5日涨幅已超20%,年初至今涨幅更是高达120%。百度集团-SW涨超4%。
医药生物板块中,三叶草生物-B大涨22.03%、MIRXES-B涨超13%,华领医药-B涨超11%。
国信证券分析指出,港股互联网巨头估值正与海外同类公司快速收敛。当前腾讯与Meta、阿里与谷歌的估值水平已回到相似水位。
该机构认为,国内巨头正式进入加码AI投入阶段,类似于海外2023年中旬微软和Meta领衔投入天量资本开支布局AI。这一阶段的典型特征是,短期利润可能受到AI投入影响,但股价主要受AI投入力度以及模型、技术、应用等边际进展驱动。
摩根大通将阿里巴巴港股目标价大幅上调至240港元。分析师Alex Yao等人表示,阿里云收入增速已连续8个季度加快,2025年二季度同比增长26%,主要受互联网、自动驾驶和具身智能等领域的生成式AI需求驱动。
他们预计,中国生成式AI的普及速度可能会超过此前的软体即服务(SaaS)浪潮。
国泰海通则维持百度集团“增持”评级,上调目标价至176港元。报告指出,百度依托自研AI模型,加强赋能多项业务,深度思考模型文心X1.1在多项指标上显著提升,基准测试整体效果已与GPT-5、Gemini2.5Pro看齐。
节后还能涨吗?
风口财经注意到,2024年国庆节前,在一系列利好政策加持下,A股经历了“史诗级暴涨”。2024年10月2日,港股大涨行情延续迎来“开门红”,当日,恒指涨6.20%,恒生国企指数涨7.08%,恒生科技指数涨8.53%。
彼时,得益于“924”一揽子金融政策出台,A股、H股新一轮行情开启。各项利好政策催化下,A股主要指数均实现跨越式涨幅。截至今年9月23日收盘,上证指数累计上涨39.03%,深证成指涨62.31%,北证50指数、科创50指数、创业板指涨幅均超100%。
港股方面,一年过去,恒生指数上涨了21%,恒生科技指数上涨约29%。
前海开源基金首席经济学家、中国证券业协会首席经济学家委员会委员杨德龙认为“现在市场还是处于牛市的第二阶段。”其分析认为,第一阶段是去年“924行情”,大盘在短短的几个交易日之内上涨千点,成功地启动了这轮牛市,而中央出台的一揽子重磅政策无疑是推动行情启动的最主要因素。
今年以来,市场再次迎来第二波上攻,先是一季度人形机器人板块一枝独秀,开启了“科技牛”的行情,二季度像创新药、智能驾驶等板块继续上涨,到三季度算力算法、基础设施、芯片、半导体等科技板块轮番上攻,带动了行情迎来第二波,并且创出了去年10月8日3674点以来的阶段性高点,进一步向上拓展空间。
中航证券首席经济学家董忠云认为,今年四季度节奏整体或为“N”形震荡上行。结构上,本轮经济转型牛中,“科技”和“再通胀”是两条中期主线。2025年前三季度来看,科技主线,尤其是科技硬件主线较为明确,而“反内卷”交易热度持续性不高。
预计今年第四季度,一是科技仍是主线之一,但内部或将迎来“高切低”,或从硬件切换至应用;二是,“十五五”规划指引下,后续“反内卷”政策以及全国统一大市场的政策框架有望进一步明确,受政策利好且相对低位的资源品以及消费或将受到资金青睐。
(大众新闻·风口财经记者 张亭旺)
(本文观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