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价一路狂飙,“家里有矿”的山东能否吃上红利?
大众·风口财经
2025-09-24
9月以来,国际金价一路高歌猛进,半个月内连续突破每盎司3500美元、3600美元、3700美元三道大关,年内涨幅已超41%。在国际金价的带动下,国内金饰价格水涨船高,9月23日,周大福、周大生、老庙黄金、潮宏基等黄金珠宝品牌足金报价逼近1100元/克。
金价屡创新高,“多金”的山东再次成为关注的焦点。放眼全国,山东的金矿最多,在山东又数烟台金矿最多,而烟台大约九成的黄金产量都出自莱州和招远。黄金价格一涨再涨,能不能真正变成地方享受到的红利?
莱州、招远领跑全国县域黄金产量
我国的黄金都产自哪里?
根据中国黄金协会发布的《中国黄金年鉴2025》,我国十大产金省(区)分别是山东、河南、甘肃、江西、安徽、湖南、云南、浙江、内蒙古和福建,其中,“掘金第一省”山东2024年的成品金产量为186.07吨,比第二名河南多了92吨。
烟台的贡献极大,2024年矿产金产量为37.7吨,在全国五大产金地(市)中排名第一,其中有九成来自莱州和招远。从全国县级单位看,莱州以18.57吨的产量拔得头筹,招远紧随其后,为14.86吨,两地的黄金产量甚至超过了许多地级市。
黄金的稀有,使得黄金的生产源头,金矿尤为宝贵。截至目前,莱州市辖区内已探明黄金储量2467吨,保有储量1859.3吨,占全国的14.6%,其黄金资源量已超过烟台市的一半,莱州西岭金矿不仅是国内迄今发现的最大单体金矿床,更跻身世界级巨型单体金矿床之列。
莱州市三山岛金矿,西岭金矿位于三山岛金矿的深部。图片来源:新华社
再看招远,目前有两座正在开采的金矿位列中国十大金矿,即山东黄金的玲珑金矿和招金集团的夏甸金矿,此外,中矿集团、金都国投等企业在当地也拥有丰富资源。家里有矿,自然成为远近闻名的“产金大市”,特别是随着冶炼技术的长足发展,当地的黄金产量实现了剧增,1978年,招远的黄金产量只有11.65万两,1995年直接翻了一倍,为30万两,2017年则达到了107万两,2019年为181万两。
当黄金工业的底蕴遇上此轮金价上涨的行情,自然使金矿丰富地区受益。赛迪方略县域经济研究中心首席研究员杨文学告诉风口财经,“黄金产业是招远和莱州支柱产业,金价上涨带动招远和莱州黄金产业规模的持续增长,对地方工业产值、财政税收、社会就业等经济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黄金产业链要增加“含金量”
在黄金价格的一波波涨势中,“守着金饭碗”是否意味着能躺赢?
“黄金产业要想发展壮大,必须要由单一的金矿开采发展成为集勘探、采选、冶炼、精深加工、终端零售、投资交易等门类为一体的工业体系。”杨文学告诉风口财经,大多数布局黄金产业的县域,主要还是围绕着金矿布局,比如勘矿、采矿、采选,再到冶炼精炼环节,再往后的产业环节很少涉及。对于地方而言,虽有着丰富的金矿资源,但不能只盯着挖矿卖金,而是要把链条做长。
前些年,莱州、招远多是探矿、采矿、选矿等,高效益的精深加工、创意设计产业薄弱,2019年,烟台黄金产量占全国的比重超过30%,但黄金深加工量仅占全国的7%,黄金珠宝首饰仅占全国的1.5%左右,这直接导致烟台黄金产业“大而不强”。
近年来,烟台持续发力黄金精深加工产业链,在杨文学看来,从黄金产量、黄金产业知名度、影响力等方面,莱州、招远无疑步入了黄金产业强县强市。
“莱州偏向于产业链上游,招远是全链条布局,特别是招远在高附加值的精深加工、创意设计等方面,培育了招金银楼等黄金品牌,还布局了瞄准黄金文旅的淘金小镇,整体对黄金产业链资源有很强的吸附能力。”杨文学表示。
目前,在招远的黄金产业链上,拥有上下游规上企业30余家,其中,招金集团是我国最大的黄金生产商之一,在黄金深加工环节,招金集团通过采用瑞典的精炼工艺和技术,黄金精炼的提纯度达到了999.99‰。
在“2025中国企业500强”榜单中,招金集团凭借979亿元的年营业收入,位列榜单第271位,较去年提升175位。而依靠莱州、招远两座城市,2024年,烟台黄金产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2443.3亿元,同比增长26.5%,实现利润69.5亿元,同比增长17.1%,黄金已经成为当地税收和GDP的重要支撑。
金价屡创新高,莱州、招远等“守着金饭碗”的城市,又该如何把矿产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让金价上涨变成地方能享受到的红利?
“莱州、招远要趁着黄金产业高速发展的红利期,加快延链、补链、强链,特别是要积极布局贵金属材料、尾矿综合开发利用等新质生产力,构建黄金产业发展生态,擦亮黄金产业金字招牌,积极扛起黄金大县的担当。”杨文学说。
(大众新闻·风口财经记者 石冰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