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口评论|练好硬功夫、慢功夫、弄潮功,书写“中国好礼”的青岛答卷
大众·风口财经
2025-09-19
“礼”是中华民族千百年来的传承,中国素来有“礼仪之邦”的美誉,中国人自古喜好礼尚往来。
近日,中国好礼产业促进计划2025-2026年度推荐企业及产品评审结果正式发布,从北京的彩窗梅斯扇,到佛山的香云纱沉香枕,从青岛的崂山可乐,到西安的冰峰橙味汽水,一件件中国好礼,不仅成为吸引游客的“强磁铁”,更是城市的硬核名片,也是文化记忆的活态传承。特别是不少“中国好礼”在世界范围内凭实力圈粉,站上C位,背后既有技术的突破也有产品的创新,也在时刻提醒着我们重新打量身边这些好礼的新价值。
细看“中国好礼”的青岛答卷,有以自动化码头系列拼接积木为代表的文创产品,有以Doodays国潮龙纹刺绣棒球帽为代表的国潮时尚商品,还有周钦公流亭猪蹄、千熙经典酒等地方文化特色商品,以及椿萱礼盒等传统中国文化工艺品。这些好礼兼具文化深度和市场活力,有的甚至漂洋过海,成为远销海外的佳品,那么,这些“中国好礼”是如何炼成的呢?
有持续练好的“弄潮功”。持续积攒实力,才能在瞬息万变的市场中以不变应万变。青岛崂山矿泉水有限公司推出的崂山白花蛇草水和崂山可乐可以说是老字号“出圈”样本,一个凭借“无法言说”的口感走红,另一个用独特的草本配方重新定义了“中国味道”,吸引了不少名人的“玩梗”和推荐,甚至在东南亚和非洲等地备受追捧。特别是在越来越多年轻人追求国潮风、做养生青年的当下,崂山热可乐、崂山可乐乐乐冰等创新产品不仅传承了中华老字号品牌对品质的坚守,也顺应时代发展潮流收获了“泼天的流量”,当“老味道”变成“新网红”,不仅带动了产品销量,更让产业焕发新的活力。
有实打实的“硬功夫”。时下,买文创、逛文创已成为年轻人颇为喜爱的社交方式,好的文创不仅是个物件,实则积淀着沉下去的“硬功夫”。就比如,青岛啤酒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创新推出的啤酒花浮雕精油皂,成功将工业副产品转化为具有文化内涵的消费品,这背后,有着关乎我国首个本土啤酒花品种的故事。“青岛大花”的啤酒花品种源自上世纪50年代,由青岛酒花生产试验场培育而成,是我国首个本土啤酒花品种,它使中国啤酒花进口依赖度从100%降至不足30%。如今,啤酒花作为酿酒的核心原料,早已超越传统领域,融入日常生活场景,游客们通过一款伴手礼,去识一方新天地,并将短暂的旅游体验转化为长期的文化认同。
有沉得住气的“慢功夫”。吃食与赏味,是铭刻在中国人骨子里的生活哲学,非遗美食更是世代流传的“一缕香”,毕竟,越是久经时间考验的美食,魅力就愈发不可抗拒。作为地方文化特色,周钦公流亭猪蹄至今已有170年的历史,这样一份“老味道”承载了百姓的集体记忆和生活点滴。如今,凭借精湛制作技艺,青岛鑫复盛集团有限公司生产的周钦公流亭猪蹄,成为畅销全国的美食品牌,不仅针对年轻消费者喜欢便捷零食的特点,推出真空小包装猪蹄,还结合节庆推出定制礼盒,提升了品牌的附加值。正如《风味人间》导演陈晓卿所说,“不是我们赋予食物文化,而是食物本身就自带文化。”这样一份“好礼”的诞生,离不开地方饮食文化的积淀,是拥有鲜活生命力的城市与生活其中的老百姓共同创造的,其美誉度和知名度为这座城市增添了属于自己的辨识度。
说起“中国好礼”,许多人脑海中自然而然会浮现出“百年传承”“匠心独运”“智能创造”等印象。产品和品牌的成功来自市场的检验、大众的认同,面对消费升级、市场细分等各方面的挑战,青岛企业的创新实践,既是入选“中国好礼”的关键支撑,也是产业破圈的微观缩影,让城市的“精气神”更为“外人道”。
(大众新闻·风口财经记者 石冰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