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口智库|扩大服务消费迎重磅措施!专家:还可鼓励较大规模发放服务消费券
大众·风口财经 2025-09-16

扩大服务消费,迎来重磅政策措施。

9月16日,商务部等9部门印发《关于扩大服务消费的若干政策措施》(下称《政策措施》)的通知,提出五方面19条举措。

具体措施包括:开展“服务消费季”系列促消费活动;支持优质消费资源与知名IP跨界合作;因地制宜延长热门文博场馆、景区营业时间,优化预约方式,鼓励推行免预约;优化学生假期安排,完善配套政策等。

扩大服务消费,是下半年扩大内需的重点工作之一。

7月30日召开的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强调:“要有效释放内需潜力”“在扩大商品消费的同时,培育服务消费新的增长点”。一系列政策举措陆续出台,激发服务消费发展活力。

7月31日,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实施个人消费贷款贴息政策与服务业经营主体贷款贴息政策。

随后,财政部等部门发布《个人消费贷款财政贴息政策实施方案》和《服务业经营主体贷款贴息政策实施方案》,其中,服务业经营主体贷款贴息政策的支持范围包括餐饮住宿、健康、养老、托育、家政、文化娱乐、旅游、体育等8类消费领域。

为何要扩大服务消费?

服务消费一头连着民生福祉,一头连着经济发展,释放高质量发展新动能。

以草根赛事“苏超”为例,截至9月7日,“苏超”前11轮65场比赛已累计吸引现场观众167.56万人次,场均上座率达2.58万人次。

今年1-8月,江苏省接待游客人次和游客消费分别增长10.43%、9.94%,带动江苏全域多场景消费超380亿元,成为拉动区域经济的新引擎。

6月29日,市民、球迷在南通市内一处商场观看比赛直播,为球队加油呐喊。新华社发

可以说,服务消费是促进民生改善的重要支撑,也是消费转型升级的重要方向,在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

商务部服务贸易和商贸服务业司负责人王波表示,中国服务消费自2020年以来保持了较快增长势头,居民人均服务性消费支出年均增速达9.6%。去年,居民人均服务性消费支出占居民人均消费支出的比重已达46.1%,对居民消费支出增长贡献率达63%。

“大力发展服务业,有利于缓解国内部分行业供大于求的局面,也为中国消费市场提供显著增量空间。”知名经济学者、工业和信息化部信息通信经济专家委员会委员盘和林对风口财经记者表示。

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今年前8个月,我国服务零售额同比增长5.1%,快于商品零售额增速。“旅游+”“体育+”等融合消费场景加快培育,优质服务供给不断增加,旅游出行文体相关服务零售额较快增长。1-8月份,旅游咨询租赁服务类、交通出行服务类、文体休闲服务类、通讯信息服务类零售额均保持两位数增长。

8月27日,游客在位于黄山市屯溪区的新安养生馆体验推拿。新华社发

这些数字充分说明,服务消费潜力在不断释放。

另一方面,支持发展服务消费还有利于稳定和扩大就业。数据显示,去年中国服务业就业人员占就业人员总数的48.8%,其中餐饮住宿、居民服务、文体娱乐等行业就业人员增长明显。

“从通知的内容来看,重点是优化服务供给。”东方金诚首席宏观分析师王青在接受风口财经记者采访时表示,9部门印发《政策措施》,意味着接下来促消费的重点进一步向服务消费转移。

在王青看来,受开放竞争不足等影响,当前服务行业确实存在一些供给短板,特别是“一老一小”、家政服务等领域,我国长期存在较大规模服务贸易逆差也证明了这一点。就短期而言,在服务消费贷贴息之后,接下来能够较快提振旅游、文娱等服务消费增速的主要措施是,鼓励各地较大规模发放服务消费券和服务消费补贴,也不排除在全国范围内统一发放的可能。

(大众新闻·风口财经记者 刘晓)

编辑:刘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