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口财评|严格实名制,斩断加油卡“洗钱”链条
大众·风口财经 2025-09-12

据新华网报道,近日,一些加油站周边出现的神秘“折扣加油”摊点,引起广泛关注。表面上看,这只是车主们图方便、省小钱的普通交易,但其背后却隐藏着一条集套票逃税、洗钱套现于一体的灰色产业链。加油卡,这原本为便利车主而设计的预支付工具,被不法分子异化为逃税、洗钱的违法工具。

据报道,“卡贩子”多在加油站外以9.5折至9.4折的价格兜售加油卡,或是通过线上社群完成不见面交易。更有甚者,采用“密码盒”方式实现无人交接,进一步逃避监管。这类行为不仅扰乱了市场秩序,更导致国家税款大量流失。据湖南省公安厅统计,2021年至2024年,该省共侦办涉油虚开增值税发票案件86起,涉案价税合计高达427.6亿元。

这类犯罪之所以屡打不绝,与其操作的隐蔽性和跨地域性密切相关。犯罪团伙往往利用加油卡无需记名、流通便利的特点,通过企业虚开进项发票逃避税收,再经多级中介将卡打折销售给终端用户,实现非法资金“洗白”。整个过程形成“票货分离”,链条长、地域广,给执法部门追踪和取证带来极大困难。更值得警惕的是,此类犯罪常与电信诈骗、非法集资等交织在一起,成为多重违法行为的“中转站”,给金融安全和社会稳定形成威胁。

面对侦查难、取证难、惩处难等现实困境,必须打出治理“组合拳”。首先要压实油企主体责任,严格执行“实名购卡、车卡绑定”制度,并在消费环节加强人、车、卡信息一致性核验,从源头切断套现链条、遏制虚假交易。另一方面,要打破相关执法部门及油企之间的数据壁垒,推动信息共享与联合执法,构建跨部门协同监管机制,从而实现线索实时移交,提升打击效率。

此外,当前法律对涉油虚开犯罪的起刑点较高、惩戒力度偏弱,也在客观上助长了犯罪气焰。适当降低入罪门槛、提高量刑标准,能形成有效法律威慑,让不法分子不敢再铤而走险。

整治加油卡非法套现,不仅关乎税收公平与市场秩序,更事关国家金融安全和社会稳定。唯有从技术适配、部门协同、法律细化等方面持续发力,才能斩断这条灰色利益链,让加油卡回归“便利车主、规范消费”的初心,还成品油市场以清明环境。

(大众新闻·风口财经评论员 耿伟杰)

编辑:张亭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