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茅五汾”格局下的山西汾酒:经销商半年减少559家,业绩增速创十年新低
大众·风口财经
2025-09-11
在消费结构持续分化、存量竞争日益加剧的背景下,白酒行业正经历深刻的调整周期。中国酒业协会数据显示,2025年上半年,全国白酒产业产量同比下降5.8%,销售收入同比微增0.19%,实现利润总额则同比下降10.93%,行业整体呈现“量减、收平、利降”的态势。
在此行业环境下,山西汾酒(600809.SH)的业绩增速延续放缓趋势。公司近日发布的2025年半年度报告显示,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239.64亿元,同比增长5.35%;归母净利润为85.05亿元,同比增长1.13%。无论是营收还是净利润增速,均创下自2016年以来公司半年度业绩的最低水平。
作为我国清香型白酒的典型代表,山西汾酒主营汾酒、竹叶青酒及杏花村酒的生产与销售。经营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其核心产品汾酒系列实现营业收入233.91亿元,占公司总营收比重约98%,产品结构高度集中。
经销商体系作为酒企发展的基石,其变动情况往往映射出企业所处的市场环境。
报告期内,山西汾酒的经销商数量出现显著调整,截至2025年上半年末,公司经销商总数为3994户,较年初净减少559户。这一变化与2024年形成鲜明对比——彼时公司全年新增经销商613户,为A股19家上市酒企中新增数量最多,展现出强劲的扩张态势。
图片来源:2025年半年度经营数据公告
与经销商数量减少同步,公司合同负债也出现大幅下滑。截至上半年末,合同负债(主要为预收经销商货款)为59.83亿元,较期初减少26.89亿元,降幅高达31.01%。合同负债常被视为未来收入的“蓄水池”,其显著下降可能源于公司主动实施“控量保价”以稳定市场价格,亦可能反映出经销商对后续市场动销信心不足,打款意愿减弱。
风口财经记者注意到,尽管经销商数量大幅减少,山西汾酒代理渠道上半年仍实现营收225.19亿元,同比增长7.17%。
这一反差现象表明,留存经销商的单体贡献能力或有所提升。针对此情况,记者于9月11日联系到山西汾酒方面,相关工作人员表示,经销商数量是汾酒、竹叶青、杏花村(渠道的总数),不光是汾酒。对于其他问题,目前对方未予回应。
经营压力的另一重要体现是经营活动现金流的显著下滑。报告期内,公司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59.80亿元,同比下滑24.59%。通常情况下,该指标应与营收增长保持同向变动,上半年山西汾酒呈现的“营收微增、现金流大降”的局面引发市场关注。
为应对行业存量竞争加剧及政策环境压力,山西汾酒加大了市场端投入力度。2025年上半年,公司销售费用达23.82亿元,较去年同期的20.00亿元增长19.10%。其中,广告及业务宣传费为15.40亿元,同比增长17.33%,是销售费用的主要构成部分。
图片来源:2025年半年度报告
不过,销售费用增速(19.10%)远超营收增速(5.35%),透露出市场投入效率有所下降;同时,这也从侧面印证了当前市场竞争的激烈程度以及渠道推力的疲软——企业需付出更高的营销成本才能维持增长。
值得关注的是,自2024年以来,山西汾酒营收规模跻身行业前三,“茅五汾”格局的形成,实现了酱香、浓香与清香三大主流香型在头部阵营的汇聚。然而,与贵州茅台、五粮液相比,山西汾酒在体量和综合实力上仍存在明显差距。
更为关键的是,在行业深度调整背景下,白酒市场竞争日益聚焦于企业运营效率、品牌影响力与渠道掌控力的比拼,山西汾酒仍面临持续突破的挑战。
(大众新闻·风口财经记者 张亭旺)
(本文观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