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死回生?翔飞汽车操盘威马汽车重整引质疑
大众·风口财经 2025-09-10

近日,威马汽车公布《致供应商白皮书》,披露其2025年至2030年“三步走”复兴规划,涵盖复产、扩产、出海及IPO筹备等多项战略。

作为昔日新能源车量产前十名,威马汽车已停摆两年多,但幸运的是,在巨额亏损之际有人“接盘”:9月6日,威马汽车发布了《关于“新威马汽车”重组情况的说明》。根据2025年4月3日法院裁定批准的重整计划,新股东深圳翔飞汽车销售有限公司(下称“翔飞”)已接管威马汽车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威马智慧出行科技(上海)股份有限公司、苏州威马智慧出行科技有限公司、威马汽车制造温州有限公司(下称“四公司”),正在温州基地恢复威马EX5和E5车型的量产,而这也意味着威马汽车正在“复活”。

威马汽车的计划太理想?

威马汽车披露“起死回生”计划,核心信息包含2025年9月复产;预计2026年实现10万辆满产运行,预计年收入近百亿元;2027年至2028年启动IPO筹备工作;2030年挑战产量达100万辆、实现营收1200亿元的目标。

消息一出,有网友表示:“原来的车承诺终身质保能兑现吗?现在电池已经不行了!”威马汽车复工复产,首当其冲的便是“如何重新获得消费者的认可”。

根据《致供应商白皮书》显示,针对2025年至2030年的发展,威马汽车制定了“三步走”的规划。按规划,2025至2026年为复兴阶段,2025年9月复产EX5、E5车型,确保年产能1万台,争取实现产销2万辆,同时布局泰国KD工厂,开拓东南亚及中东市场,2026年产量达到10万台;2027至2028年进入发展阶段,年销量将跃升25万至40万台,量产高阶辅助驾驶车型并启动IPO筹备;2029至2030年为跨越阶段,计划2030年产量挑战100万台,营收1200亿,构建智慧出行生态圈,成为行业新标杆。

威马汽车表示,拥有全面且快速扩大的产品组合,涵盖了纯电动、增程式技术路线,计划未来5年向市场推出10款以上的新产品,适配全球市场多样化需求。车型图谱包括焕新EX5、E.5等,产品涵盖A00级、A0级、A级、B级、C级的轿车、SUV、MPV、跨界车等车型。

在营销规划方面,威马汽车针对老客户将开展以旧换新业务置换新车(同款或不同车型);针对大客户、网约车、运营及短租车辆,将与企业、政府机关、运营平台、租赁公司合作,开发定制车型配置,提供车队管理、维护服务。

在出海方面,威马汽车将聚焦东南亚、中东、中亚、欧洲等核心市场,2026年出口占比将达30%;在国内市场将采用多样化销售网络渠道,拥有100%的销售网络覆盖率。

为了赢得市场信心,翔飞承诺将集中集团力量,从全国各基地调配并组建143人的专业团队(包括78名翔飞员工和55名前威马员工),并加快招聘,形成400人的核心团队。

运营进展上,翔飞表示,与全部供应商联络,其中绝大多数供应商已表态愿意同新威马公司共发展,仅极少数供应商历史遗留问题在解决中;基地设备设施、生产、运营团队正在紧锣密鼓进行复工复产工作,在8月份恢复具备量产能力。对于销售端,海外市场已经获得明确的订单。

达到营收1200亿,年产100万辆,也就是说单辆车的售价在12万元左右。“以现在市场的竞争情况,威马的这个计划,难度特别高!”不具名的业内人士表示,拿上半年新势力销量冠军的零跑汽车做参考,2025年上半年其累计交付新车22.1万辆,零跑2025全年销量目标也才50万辆。“除非威马汽车能出几个超级“大爆款”车型,否则五年计划很难实现。”该业内人士说。

造血能力待考验

可以说,威马汽车曾经赢在起跑线上。作为国内较早成立且曾位列“造车新势力四小龙”的造车品牌之一,早期的威马汽车资质并不差,不仅手握稀缺造车资质,还具备不错的吸金能力,曾获得诸多融资,几乎是造车新势力中融资最多的车企之一,投资方包括上海国资投资平台、上汽集团、腾讯投资、百度、红杉中国、红塔集团等。

威马汽车此前是国内头部造车新势力之一,估值一度超400亿元,并且申报了港股IPO,但是因资金链断裂深陷停工、欠薪、经销商退网的泥潭。

其实,因为资金链断裂,停摆两年多的威马汽车,确实面临严峻的财务现实。截至2024年初,威马汽车确认的债权总额高达260亿元,而账面资产仅约40亿元,已深陷资不抵债的困境。

深圳翔飞汽车销售有限公司作为威马汽车的重整投资人,其实力水平却是个谜,2024年年报显示,翔飞汽车的参保人数为0。

根据天眼查数据,深圳翔飞汽车销售有限公司2023年9月成立,注册资本为1亿元,实缴资本为0.42亿元,法定代表人为黄晶。该公司由深圳卓凯企业管理有限公司和深圳凤宇企业管理有限公司两家公司共同持股,持股比例分别为81.82%和18.18%。

翔飞汽车方面“自我介绍”称,公司作为汽车行业专业稳健的投资者,将为威马汽车带来优质资源和专业的运营能力,包含项目运营、基础设施、制造产线装备、车型研发、IT与数字化建设投入资金等。

目前,翔飞汽车计划建立包含14个一级中心的全面组织架构,计划招聘超400人支持生产扩展;提供优质资产作为增信,获得本地银行高额初步融资承诺,政府协调进一步增强支持力度。

此次,翔飞汽车初期预计投资10亿元,用于威马汽车的设备升级、供应链恢复和产品开发。根据《白皮书》的表述,威马汽车宣布对供应商欠款的清偿计划,债权金额15万元(含)以下的普通债权人,将在法院批准重整计划后的6个月内获得全额现金清偿;债权金额在15万元以上的,除15万元现金清偿外,超出部分通过信托受益份额按比例清偿。

需要注意的是,在威马汽车停摆的两年多的时间里,新能源汽车的产销量,早已不可同日而语。刚出炉的数据显示,新能源汽车产量从2020年的140万辆左右跃升至2024年的1300万辆左右,销量实现同期增长,市场规模翻了三番多。

在当前新能源车市场竞争更加白热化的背景下,行业洗牌也进一步加速,融资渠道受限且经营不善的弱势新能源汽车品牌生存空间不断被挤压。就连新能源车一哥比亚迪,单车利润也在摊薄——比亚迪2025年单二季度,营收增长14.0%,但归母净利下滑29.9%,扣非净利更是下滑高达36.6%。

值得欣慰的是,国家层面已经下达了第三批超长期特别国债支持消费品以旧换新资金,第四批将于10月份按计划下达。以旧换新政策将有助于持续提振汽车消费。威马汽车也提到,温州和上海政府提供广泛的政策、财务和运营支持,也增加了项目成功的砝码。

但威马汽车能否如期实现突围,还需时间的考验。

(大众新闻·风口财经记者 王贝贝)

编辑:张亭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