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股东、机构股东与公司高管上演“接力式”减持,惠发食品:暂无增持计划
大众·风口财经 2025-08-14

根据公告,继IPO前股东正和昌投资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正和昌”)减持套现超3200万元后,多位董事、监事、高管(魏学军、闫晓、臧方运、张庆玉、董雪)计划集中竞价交易,每人拟减持比例均接近 25% 所持股份,而根据现行规定,董监高在任职期间每年减持不得超过其所持股份的25%。这意味着,近乎“顶格减持”。其中,公司副总经理臧方运已经完成减持,通过集中竞价方式累计减持公司股份3.48万股,套现33万元。

正值中报披露窗口期,作为“内部人”,减持行为好似“风向标”,那么,选择此时“组团离场”,是预警信号还是正常退出?

业绩预亏窗口期,高管集体“顶格减持”

惠发食品关于2025年半年度业绩预亏的公告显示,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预计为-3,300万元至-2,500万元,同比减少52.15%-100.83%;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预计为-3,600万元至-2,800万元,同比减少53.60%-97.48%。

值得关注的是,业绩预亏敏感点前后,公司股东高管却“边亏边退”。2025年3月1日发布的股东减持股份结果公告显示,2024年11月29日至2025年2月27日,正和昌投资在14.55至19.37元/股区间完成减持,实际完成200万股,平均价格约16.34元/股,总套现超3200万元。

在机构减持后不久,管理层也启动减持。2025年5月13日,山东惠发食品股份有限公司部分董事、监事、高管减持股份计划公告显示,公告日起15个交易日后3个月内,多位董事、监事、高管(魏学军、闫晓、臧方运、张庆玉、董雪)计划集中竞价交易减持,每人拟减持比例均接近 25% 所持股份(约24.4%~25%),且不超过总股本的0.015%左右。

根据公告可知,虽然高管每人减持仅数万股,合计不到13万股,对公司股本结构和控制权无实质影响,但行为释放的信号更加耐人寻味。8月12日,惠发食品公告,公司副总经理臧方运减持计划已经实施完毕,套现33万元。

在公司预亏背景下减持,相较于股份回购、管理层增持、战略重组等消息释放,首个公告却为高管完成减持,显然缺乏“与公司共成长”的表态。

另一方面,大股东早已悄然离场。杨红作为持股5%以上非第一大股东,在2024年11月12日 – 11月27日减持期间,通过集中竞价方式累计减持公司股份2,446,400股,完成1%股份的全额减持,套现近2,500万元。减持后,其持股比例为4.1%。

多位董事、监事及高管几乎同时计划减持其所持股份的约25%(接近监管允许的年度上限),是个人独立决策,还是公司内部有统一的股权管理安排?对于风口财经的提问,惠发食品通过书面答复称,董监高的减持主要系自身资金需要,为个人独立行为。

对于中报发布前夕集中减持的考量,公司表示,管理层对企业长期发展始终充满信心,且公司于2024年公告实施股权激励计划,进一步完善长效激励机制,将股东利益、公司利益与核心团队个人利益深度绑定。但目前公司暂无增持等相关计划。

国内市场增收难增利,转战海外另辟蹊径

跟股东高管们的“反向操作”类似,还有惠发食品的业绩。风口财经注意到,作为北方速冻调理肉制品加工企业龙头代表,从营收来看,整体呈现震荡上行趋势,2022年至2024年,分别为15.81亿元、19.97亿元、19.25亿元。然而营收的攀高,却是增收难增利,2022年至2024年,其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199亿元、751.6万元、-1659万元。2025年中报预亏,已经是其自2019年以来连续七年同期亏损。

近五年营收情况

近五年归母净利润情况

对于上半年业绩预亏原因,惠发食品在预告中表示,受消费疲软及行业竞争加剧影响,公司营业收入同比减少,导致利润下降。此外,为应对市场竞争,公司持续开拓市场和销售渠道,导致管理费用和销售费用增加。

2019年以来中报及预告归母净利润同期情况

增收难增利,连续亏损只是表象,更深层次的问题在于公司治理与信任双重危机。近一年多来,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山东监管局多次向惠发食品出具警示函,指其内部控制不规范、信息披露不准确不完整等问题。

风口财经还注意到,伴随着股东、高管密集减持,股价的影响与估值重构也逐步显现。正和昌2024年11月29日至2025年2月27日减持期间,减持价格区间每股14.55元/股至19.37元/股;臧方运2025年6月4日至2025年8月11日减持期间,价格区间9.24元/股至10.00元/股,减持价格已经大幅低于此前股东减持价。此外,同花顺iFinD显示,惠发食品自2024年11月以来经历的最大回撤也高位徘徊,一度超过50%。

公司接受风口财经采访时表示,未来公司将始终聚焦主业经营,扎实做好各项经营管理工作,不断提升核心竞争力与经营业绩。目前,正在通过优化销售网络布局,下沉销售网点,拓宽销售渠道,加大民族特色食品市场、健康食材供应链服务投入。例如,今年4月,公司与临夏回族自治州人民政府园区签署运营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将深化合作,优势互补,携手打造民族特色食品生产加工优势区,共建面向中西亚、中南亚、中东欧的食品和民族特需用品生产供应基地,推动民族健康食品走出国门、走向世界,同时也为惠发食品的经营结构升级带来新的助力。

(大众新闻·风口财经记者 王好)

(本文观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编辑:刘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