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收净利双突破!青岛银行发布2025年半年度业绩快报:“稳”在有韧性、“进”在谋创新
大众·风口财经 2025-08-01

7月31日,青岛银行发布2025年半年度业绩快报,多项关键财务指标实现强劲增长,展现出稳健的经营实力。快报显示,报告期内青岛银行实现营业收入76.62亿元,同比增长7.5%;实现归母净利润30.65亿元,增幅达16.05%,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ROE)提升0.41个百分点至15.75%;基本每股收益同比增长17.78%至0.53元,呈现出“营收稳步提升、利润快速增长、资产质量持续优化”的良好发展格局。

稳中蓄后劲,创新展韧性

在银行业整体承压环境下,青岛银行实现了规模、效益、质量的全面跃升。从数据上看,截至6月末,青岛银行资产总额达7430.28亿元,较上年末增长7.69%;客户贷款总额3684.06亿元,较上年末增长8.14%;客户存款总额4661.40亿元,增幅7.9%。存贷业务同向增长,且增速匹配度较高,也能从侧面体现出青岛银行在负债端获取稳定资金来源的同时,能够有效将资金配置到信贷资产中,资产负债结构较为健康,这种均衡增长有助于维持合理的净息差水平。

青岛银行的稳健经营还体现在资产质量的不断优化。国家金融监管总局统计数据显示,2025年第一季度,我国城商行的不良贷款率达1.79%。截至2025年6月末,青岛银行不良贷款率为1.12%,较上年末再降0.02个百分点,低于城商行平均水平0.67个百分点;拨备覆盖率252.8%,较上年末提高11.48个百分点。风险抵御能力持续强化。

青岛银行2025年半年度业绩展现出“稳中求进”的强劲发展态势,既体现了战略定力的“稳”,更彰显出创新突破的“进”,凸显出充足的发展后劲。

上半年,青岛银行作为牵头行落地了全国消金领域首单可持续发展挂钩银团贷款,投行业务成功承销全国首批科技创新债券,创新发行可赎回CLN(信用联结票据)及银行业首单浮动利率CLN,同时托管业务规模突破2000亿元。青岛银行通过“专业+特色”的发展路径,已经构建起涵盖传统业务与创新业务、资产端与负债端、深耕当地与辐射全国的多元化发展格局,为未来持续高质量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深耕齐鲁大地,润泽实体经济

2025年2月,青岛银行聊城分行正式开业,实现山东省16地市全覆盖,金融服务网络布局全面完成。这一重要突破为深度服务区域实体经济奠定了坚实基础。

作为山东省首家“A+H”上市城商行,青岛银行的业绩韧性源自持续提升的管理能力和服务实体经济的长期坚守。伴随5月《民营经济促进法》实施,青岛银行创新推出多项举措。一方面,青岛银行深化与担保机构合作,开展国担批量业务和无还本续贷服务,助力小微企业纾困解难。另一方面,重点支持专精特新“小巨人”、制造业单项冠军等优质企业,加大金融资源倾斜力度。在制造业领域,青岛银行以重点项目为指引,结合区域特色进行客户挖掘,提升资源配置效率,以金融创新激活制造业引擎,助推山东制造向山东智造跃升。

青岛银行在绿色金融和蓝色海洋金融等方面持续打造特色化金融服务。以青岛特色海洋产业为例,在锻造“绿金青银”特色品牌后,在山东海洋经济强省战略下,相继创新“青出于蓝”品牌,为涉海企业提供全周期金融服务。青岛银行以威海为试点打造海洋经济特色,明确海洋金融分类与考核标准,引导分支行加大海洋产业信贷投放力度,为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澎湃力量。

这些差异化经营举措已转化为实实在在的业绩增长。从一季度报看,截至一季度末,该行科技金融贷款余额达273.02亿元,绿色贷款、蓝色贷款余额分别为437.22亿元、192.05亿元,较上年末增长17.06%、14.44%,半年末这几个数据相信会更加亮眼。

品牌价值跃升,特色金融突破

近期,青岛银行捷报频传,展现出区域银行标杆的强劲发展势头。6月,青岛银行以362.36亿元的品牌价值连续第九年入选“中国500最具价值品牌”榜单,品牌影响力持续提升。7月,首登《财富》中国500强榜单,成为山东省唯一获此殊荣的银行机构,实现了三大权威榜单“大满贯”:蝉联中国品牌500强、入围《银行家》全球银行1000强、首次跻身《财富》中国500强。

这一系列成就源于青岛银行坚持品牌建设与业务发展双轮驱动战略。青岛银行深度对接国家战略和地方发展需求,通过打造特色金融服务品牌,成功实现了品牌价值与经营业绩的良性互动,这种互促互进的发展模式,正是青岛银行在复杂经济环境下保持稳健增长的核心竞争力所在。

2025年是“十四五”规划的决胜之年,也是青岛银行三年战略规划收官之年。一组组亮眼数据背后,是青岛银行深耕金融“五篇大文章”的战略定力,也彰显了其“专业为本、特色为魂”的发展逻辑。面向未来,相信青岛银行能在建设一流现代商业银行的征程上续写新的篇章,为服务实体经济、推动金融强市、金融强省建设作出更大贡献。

编辑:张亭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