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口财评|充电宝安全岂能一“贴”了之
大众·风口财经
2025-08-01
自民航局规定“禁止携带无3C标识或标识不清晰的充电宝乘坐境内航班”后,售卖“3C贴纸”的黑色产业链悄然兴起:一些电商平台上,几毛钱一张的假3C认证标识贴纸被批量售卖,专门为不合格充电宝披上“安全马甲”。尽管一些网络平台已采取行动加强监管,但部分商家仍通过偷换链接、取消关键词等方式暗中销售。
3C认证,即“中国强制性产品认证”,只有通过重重考验的产品才能获得。近年来,因充电宝爆炸引发的火灾事故时有发生,给消费者的人身健康和社会公共安全埋下了极大隐患。民航局的禁令,正是为防范此类风险,从源头保障旅客的出行安全。而不法商家售卖的“3C认证贴纸”,只几元钱就能买上千张,这无疑是对安全制度的公然践踏。
假标识背后的真隐患,远非“贴纸”二字可轻描淡写。生产3C标识贴纸,属于典型的伪造认证标识行为,销售者售卖3C标识贴纸的行为严重扰乱了正常的商品认证和市场流通秩序。商家以“装饰贴纸”之名,行伪造安全认证之实,将公共安全化作逐利的筹码,置航空安全和公众生命财产于不顾,令人愤慨。
对于电商平台而言,在这场乱象中不能避重就轻。平台当以更有效的手段加强审核,精准识别不法商家,扼住“3C认证贴纸”售卖渠道。然而,部分电商平台却只顾收益,对违法产品上架买卖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平台若不及时整改,未来不仅会面临法律的严惩,也会失去消费者的信任。
令人忧虑的是,消费者亦在此链条中扮演了危险角色。购买假贴纸者,或为省钱省事,或怀侥幸心理,却不知此举已将自身置于法律与安全的双重险境。一旦贴假标识的劣质充电宝引发公共安全事故,消费者不仅自身可能遭受财产损失,还可能因此承担法律责任。
治理这枚“致命贴纸”,监管部门应以重典明规斩断利益链条,对造假商家和失职平台予以严惩;电商平台要切实履行责任,完善审核机制,对违规商家及时清理;消费者也要增强法律意识和安全意识,拒绝购买、使用假冒伪劣产品,发现问题及时举报。各方携手,让造假者付出高昂代价,让市场回归诚信与法治。要知道,安全不是一贴装饰,它是不可逾越的生命底线。
(大众新闻·风口财经评论员 许耀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