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城环保上半年利润骤降86%、资产负债率高达74%,业绩颓势戳破股价“泡沫”
大众·风口财经 2025-07-31

7月29日,青岛惠城环保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惠城环保”,300779.SZ)披露2025年半年度报告,实现营业收入5.64亿元,同比下降5.09%;实现归母净利润502.04万元,同比骤降85.64%。

收利双降的业绩,与惠城环保二级市场的表现相差较大。近一年来,凭借“全球首创混合废塑料深度催化裂解(CPDCC)技术”等概念利好,惠城环保的股价一路拉升,累计涨幅高达348.45%,仅今年上半年涨幅便达82.96%。

尚未成熟的技术故事撑起了惠城环保的股价,却未能支撑业绩与基本面。近年来,惠城环保规模扩张逐渐“失速”:传统业务盈利能力下滑,毛利率波动走低;新技术落地远超预期,期间费用管控失效。“造血不足”叠加成本失控,导致公司资金链紧张,偿债压力悬顶。

眼下,资金压力或已超越技术变现成为惠城环保的当务之急。继2023年增发3.2亿元补流还贷后,惠城环保于2024年再度计划增发,拟募资8.5亿元,其中有2.5亿元用于补流。连续增资背后,惠城环保的偿债危机迫在眉睫。

归母净利润骤降86%

现金流由正转负

2025年上半年,惠城环保的核心财务指标持续下滑,业绩表现整体承压。实现营业收入5.64亿元,同比下降5.09%;归母净利润仅为502.04万元,同比骤降85.64%。

从盈利能力来看,今年上半年,惠城环保的毛利率较上年同期微涨1.46个百分点至25.52%,但净利率却从去年同期的6.57%下降了5.60个百分点至0.97%,暴露出公司在成本控制方面存在问题。

惠城环保表示,报告期内,公司2月底才实现蒸汽并网销售,加之蒸汽单价降低,导致营业收入减少,利润同比降低;同时公司在全国多地布局业务,不断开拓新项目,项目储备人员成本、折旧费用增加导致管理费用、财务费用等均有所增加,公司整体费用上升,项目效益尚未释放,净利润较去年同期降幅较大。

今年上半年,惠城环保在全国布局废塑料回收与资源化项目,新增人员成本、折旧及财务费用推高期间费用至1.26亿元,较上年同期增加2129.45万元;期间费用率约为22.34%,较上年同期上升4.66个百分点。其中,管理费用的增幅最大,同比增长27.73%,其次财务费用同比增长17.95%,反映出公司在扩张过程中费用控制不力的态势。

然而,目前相关项目尚未形成规模收益,导致“入不敷出”,财务健康度恶化加剧。

2025年上半年,惠城环保的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由正转负为-1.08亿元,盈利质量堪忧。同时,应收账款同比增长45.40%,存货突破5亿元,同比增长146.28%,二者的增速均远高于营收降幅,回款与变现能力弱化,资产效率明显降低。

资产负债率高达74%

“股价神话”与基本面严重背离

自2024年起持续下滑的业绩,与惠城环保二级市场的表现严重背离。

近年来,公司从传统的石化废催化剂处理转向“混合废塑料资源化”领域,精准踩中“循环经济”“双碳政策”风口。近一年时间,凭借“全球首创混合废塑料深度催化裂解(CPDCC)技术”等概念利好,惠城环保的股价一路拉升,累计涨幅高达348.45%;仅今年上半年涨幅便达82.96%,涨幅排在A股所有上市公司的第230位。期间,惠城环保的股价最高触及251.65元/股,是发行价的18.5倍。

截至7月30日的惠城环保2025年K线图

惠城环保表示,公司承建的首套20万吨/年混合废塑料资源化综合利用示范性项目已于2025年7月11日试生产成功,标志着全球首创的混合废塑料深度催化裂解(CPDCC)技术成功通过工业化验证,实现全流程贯通。

然而,在这一转型对业绩形成支撑之前,盈利能力逐渐下滑的传统业务以及远超预期的技术落地难度,已然无法支撑资本对新技术的预期。

7月11日,惠城环保披露年产20万吨混合废塑料资源化综合利用示范性项目试生产成功的公告。公告表示,项目从试生产到全面达产尚需一定时间,且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可能面临国家和行业政策调整、市场需求变化、竞争加剧、废塑料回收及原材料价格波动、项目生产偏离预期、运营管理等风险,未来经营业绩具有不确定性。

同时,持续下滑的业绩,让惠城环保的财务风险暴露:公司陷入“越扩张越亏损”的泥潭,除资金紧张之外,偿债压力激增。2025年上半年,公司的资产负债率高达73.94%。利息费用同比增长15.26%;短期借款同比激增80.81%至2.18亿元、长期借款同比激增79.56%至22.16亿元,而货币资金仅4.42亿元。

在试生产成功公告披露的第二日,惠城环保股价盘中跌超9%。此后,公司股价持续下滑,截至7月30日,累计下跌25.84%,股价由最高点251.65元/股,跌至179.59元/股。

对于当前试产线的实际利润,以及预计何时能形成成熟的商业转化,风口财经致电惠城环保,接线的工作人员表示相关问题将在得到领导批示后回复记者。截至发稿前,惠城环保未对这一问题进行回复。

拟定增8.5亿元用于项目扩建与补流

此前曾专门为补流与还贷增发

眼下,无论出于业务推进或是财务健康的目的,缓解资金压力已成为惠城环保的当务之急。

7月28日,惠城环保披露了新一轮定增的募资说明书,拟募资8.5亿元。其中,预计将2.5亿元用于补流,占募资总额的29.4%。

值得注意的是,就在2022--2023年期间,惠城环保曾专门为补充流动资金及偿还银行借款增发募资3.16亿元。

尽管短期公司的业绩承压,但技术转型与项目突破已为未来埋下转机。

惠城环保表示,首套20万吨/年混合废塑料资源化综合利用示范性项目试生产成功实现了从“废塑料→循环化工原料→循环高端材料”的绿色化工产业链条,同时可实现项目的推广。项目实施满足市场需求,进一步优化公司业务结构,为公司培育新的利润增长点,有利于增强公司的核心竞争力、可持续发展能力和综合盈利能力,实现公司业务布局的完善和长期战略发展规划。

然而,与预期相比,能否在资金与偿债的高压下支撑到新项目盈利释放,或许已超越技术变现的预期,成为惠城环保生存与发展的成为当务之急。

(大众新闻·风口财经记者 许耀文)

(本文观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编辑:刘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