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口财评|用“透明之刃”破解机票销售迷局
大众·风口财经 2025-07-28

近日,航旅纵横APP正式上线“民航官方直销平台”功能。当它将济南-西安航班的总价锁定在575元,而某OTA平台同航班实际支付价高达623元时,机票销售市场的沉疴正被这把“透明之刃”划开一道口子——这场变革,或许不只是渠道更迭,更是重构行业生态的开始。

捆绑搭售、复杂加价、隐蔽的“裸票”配额,已成为传统OTA平台的痼疾,让消费者不堪其扰。行业捆绑销售率平均超30%,部分平台甚至利用技术手段刻意隐藏低价裸票,迫使消费者选择高价套餐。其背后是行业残酷的营利困境:交通票务业务毛利率常低至两三个百分点,远逊于酒店等高毛利业务。为求生,捆绑销售与“大数据杀熟”成了普遍的创收手段,从而导致消费者对行业的信任被侵蚀得千疮百孔。

在此背景下,航旅纵横“民航官方直销平台”的推出,如一柄利剑直指沉疴。其核心在于,用“去中间化”击碎畸形循环。背靠掌握国内90%以上机票分销数据的中国航信,航旅纵横不仅聚合了37家航司资源,且不收取任何机票代理费,让消费者在单一界面完成比价购票。所有价格、退改规则均由航司直发,平台承诺“无加价、无捆绑、全透明”。这并非简单复制“12306”,而是依托技术公信力,构建了一个航司直销的聚合通道。

这种“航司直供+平台赋能”模式,相当于把分散的航司官网拧成一股绳——既解决了用户切换多平台的麻烦,又将定价权还给航司,毕竟没有谁比航司更清楚自己的机票价值。更关键的是,这场变革正推动行业价值逻辑的转向。过去,航司、OTA与消费者的“弱-强-弱”三角关系中,OTA靠佣金和捆绑稳居主导;如今航旅纵横用行程管理、航班动态等增值服务黏住用户。

从“赚差价”到“做服务”,当透明成为标配,平台竞争力将不再取决于套路深浅,而在于能否把行李保险、贵宾厅等服务做得贴心——这是行业挣脱“价格战”泥潭的关键一跃。

当然,变革成败仍待检验。航旅纵横能否靠广告和增值服务盈利,能否抵御OTA反击,终究要看消费者的选择。但此刻,“透明之刃”已出鞘。当越来越多人愿意为明码标价买单,机票销售的混沌丛林里,正透出理性的光。或许不久后,“所见即所付”将从奢望变成行业最基本的准则。

(大众新闻·风口财经评论员 耿伟杰)

编辑:刘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