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火花、粉尘干扰下精准对接,恶劣环境下充电传输效率超90%……工业级无线快充技术在青破局
大众·风口财经 2025-07-24

机器人的本领越来越大,然而很多机器人还需要人工充电,尤其是在工厂,既浪费人工,还容易因断电、易燃易爆环境等造成生产损失,成为行业痛点。记者调查发现,工业级无线充电技术已经在青岛破局,成为机器人无线充电的领先者。

在一家机器人公司车间,一台AGV(自动导向车)正在进行货物分拣和搬运,当自身剩余电量低于预警阈值时,AGV自动规划路径至最近的无线充电站,无需精确对准,通过磁场共振实现能量传输,消除人工干预,实现真正7×24小时自动化。

让AGV实现自动续航的,是青岛鲁渝能源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鲁渝能源”)研发的磁耦合谐振式无线充电技术——全智能AGV充电系统。这家位于青岛的高新技术企业,2014年起切入工业级无线充电赛道,在行业内首创无线快充技术,充电电流可达200安培以上,意味着其充电速度已部分超越了传统工业有线充电,打破了“无线充电等于慢充”的认知。目前其产品和技术广泛应用于石油、化工、电力、物流、仓储等行业,值得一提的是青岛研发的这一技术也逐渐在无人驾驶新能源车开始推广应用。

鲁渝能源研制的工业巡检机器人无线充电设备。

调转船头转向工业级

近日,记者走进鲁渝能源研发办公室,公司创始人李聃博士正带领团队调试一台全智能AGV充电器。该设备基于磁耦合谐振式无线充电技术——全智能AGV充电系统,无需连接机器人,就可实现全自动化、智能化充电,大大提高了产品的安全性、适用性及智能化水平,消除了制造业中电力短缺引起的工作中断问题。

李聃说,工业级无线充电的应用场景非常广泛,包括电力、矿山、化工等领域,而不论哪种场景,安全稳定都是第一诉求。“我们的设备没有电极,耐候性特别好,可以经受各种气候的考验。”李聃说,另外,设备没有电火花,可以从根本上杜绝安全隐患。

李聃是中国最早从事无线电能传输技术产业化的专家。创业之前,他在国企深耕技术研发近十年。2009年接触无线充电技术后,他敏锐觉察其市场潜力。2014年,李聃创立鲁渝能源,最初锚定消费品无线充电赛道。“市场给了我们沉重一击——消费电子产品无线充电需求并不刚性,处于恶性竞争的市场态势。更艰难的是当时懂无线充电的技术人才凤毛麟角。”一年多的碰壁让团队对公司的发展方向陷入迷茫。

2015年初,一家自动化设备厂商工程师向李聃大吐苦水:“车间AGV的充电触点太坑了!粉尘油污一多就接触不良,工人稍不留意就擦出火花,既危险又影响生产。”这句话如闪电般击中了李聃。那一刻,李聃豁然开朗,“这正是我们的技术发光发热的地方。”2015年,鲁渝能源果断调转船头,战略重心从消费品全面转向工业级无线充电解决方案。

3年攻关拿出创新方案

“消费品无线充电设备功率小,5瓦或10瓦的功率即可满足需求。但是工业级无线充电设备一般需要几百甚至上千瓦的功率。功率越大,研发门槛就会越高。”鲁渝能源研发部组长杨小凡说。为攻克技术难题,公司从清华大学、重庆大学等高校及大型企业网罗人才,组建起一支核心研发团队,全力攻克技术难关。

经过历时3年的不懈攻关,通过超1000次的实验调试和算法迭代,鲁渝能源成功攻克高精度无线充电系统控制算法设计、大功率变换器设计等技术难关,开发出行业领先的磁耦合谐振控制系统,实现了千瓦级工业设备无线充电传输效率高达93%,为工业场景下的安全可靠供电提供了创新解决方案。

2017年下半年,鲁渝能源的首款工业级无线充电设备面世。彼时市场观望气氛浓厚,国内某机器人龙头公司却递来了“橄榄枝”。客户的订单,不仅是对鲁渝技术的权威认证,更成为撬动市场的关键支点。

此后鲁渝能源创新提速,陆续推出防水、防爆、AGV三大无线充电产品矩阵,专利突破60多项,与国内两百余家机器人企业达成合作。

试点无人驾驶新能源车

产品受认可是起点,工业场景的复杂性与鲁渝团队的创新力相互激荡。防水与防爆产品线的诞生,便源于对“极端需求”的攻坚。面对复杂工业场景的严苛挑战,鲁渝能源集中攻坚IP67(防护安全级别)防水和II类防爆核心技术。这两项技术分别保障了港口、户外设备在高湿高盐雾环境中的供电可靠性、实现了充电过程零火花,解决了高危场景设备持续运行难题。

鲁渝能源也将硬核技术延伸至能源革命主战场——新能源汽车无线充电领域。他直指行业痛点:充电枪沉重难拔、插拔易损、雨天隐患、协议壁垒……而鲁渝的大功率无线充电技术,凭借无触点防爆、自动对位、广域兼容等优势,成为破局关键。

战略上,鲁渝能源选择“胆大步稳”——率先锁定无人驾驶新能源车应用场景。李聃强调当前重心是“技术工程化”攻坚,包括提升车规级环境适应性、优化互操作性与成本结构。目前,针对无人摆渡车、清洁机器人等商用场景的首款大功率无线充产品,已进入最终测试阶段,计划年内试点投放。这一步,将为鲁渝能源驶入更广阔的乘用车无线充电蓝海铺就基石。

谈及未来,李聃目标清晰:“鲁渝能源不追求大而全,专注打造工业无线充电领域的‘专精特新’标杆。”他坚信,依托大功率、高安全、强适应性的技术护城河,公司终将在全球无线电能传输领域赢得核心话语权。

“无线充电不仅是技术替代,更是面向未来的生产力革命,”李聃目光灼灼,“它将持续为工业制造、智慧物流、绿色能源注入‘无线的自由’。深耕这片沃土,铸就中国自主创新的科技名片——这是鲁渝能源的使命”。

(大众新闻·风口财经记者 娄花)

编辑:宋光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