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口财报|洽洽食品半年净利暴跌七成,“瓜子大王”为何“嗑不动”了?
大众·风口财经 2025-07-23

洽洽食品再次陷入了困局。

近日,洽洽食品公司披露的上半年业绩预告显示,经初步核算,公司预计2025年上半年归母净利润8000万元至9750万元,同比下降71.05%-76.25%;扣非净利润预计4000万元-5700万元,同比下降79.85%-85.86%。

这样的断崖式下滑,对于曾靠瓜子产品横扫市场、常年保持盈利增长的洽洽而言极为罕见。而在净利断崖式下滑的背后,原料成本飙升、毛利率骤降、渠道结构调整失当等问题也随之浮出水面……

预计2025年半年度净利下降超七成

把时间拨回一年前,洽洽的账本还算体面:财报显示,2024年洽洽食品的营业额为71.31亿元,较2023年的68.06亿元增长4.79%;营业利润为10.05亿元,同比增长12.09%;归母净利润为8.49亿元,同比增长5.82%。

来源:公司2025年半年度业绩预告

作为2011年上市的休闲食品龙头,洽洽曾凭借瓜子产品横扫市场,甚至在2020年营收突破 50 亿元时,创始人陈先保就立下了“未来2-3年营业收入破100亿元”的目标。然而,洽洽食品2024年营业收入距离百亿目标仍旧相差近三成。

不仅如此,进入2025年洽洽食品的形势更是急转直下,洽洽食品的百亿梦正变得愈发遥远。在最新的一季报里,这位瓜子大王还是没能顶住下滑的压力:公司2025年第一季度营业收入在15.7亿元左右,同比大致下降13.8%;净利润在7725万元左右,同比大致下降67.9%。

来源:公司2025年第一季度报告

而上半年业绩预告更是让市场看到了其业绩下滑的延续与加剧。业绩预告发布的次日,恰恰食品股价低开6.8%,全天成交额放大至近三个月均值的三倍。截至记者发稿,股价报23.50元/股,总市值113.82亿元也相较巅峰缩水过半。

靠涨价拉动利润?

关于业绩下滑原因,洽洽食品表示主要是原料采购价格上升,导致毛利率大幅下降所致。洽洽食品的核心产品主要原材料包括葵花子、坚果等。葵花子作为瓜子产品的关键原料,其价格波动对洽洽食品的成本影响巨大。

翻看洽洽食品过往财报可以看到,“原料成本上涨”多有被提到,且洽洽食品在5月的投资者活动上提到,葵花子收获期因内蒙古区域连阴雨影响了葵花子的霉变程度,霉变率有所提升,原料产量下降导致价格上升。如此看来,成本上涨带来的压力还在持续给到洽洽食品。

来源:洽洽食品关于公司部分产品提价的公告

为了应对成本带来的压力,洽洽食品近几年对葵花子产品进行多次提价,如2018年对旗下香瓜子等八个品类提价6%-14.5%不等;2021年对葵花子系列产品提价8%-18%不等;2022年继续对葵花子系列产品整体提价约3.8%。

然而,近年来的毛利率表现可以看出,涨价并未形成 “长效解药”。财报显示,其2022至2024年整体毛利率分别为31.96%、26.75%和28.78%。尽管2024年较上年有所回升,但单季度数据已显露下滑态势,从第一季度的30.43%震荡下滑至第四季度的28.78%。进入2025年,洽洽食品的毛利率出现断崖式下跌,第一季度毛利率骤降至19.47%,同比减少了约11个百分点。

面对原料成本压力,公司也意识到库存管理的重要性。洽洽食品在回复投资者时表示,由于上一季曾出现部分原料质量问题(如内霉)导致库存成本上升,管理层表示将根据新季原料上市节奏优化备货策略,以免重蹈覆辙。

值得注意的是,高企的原料采购推高了公司的资金占用。2025年一季度末洽洽食品短期借款余额猛增34.91%,达到11.47亿元,公司称主要用于 “收购葵花子原料和节日备货”。尽管管理层强调资金充足,但频繁举债囤货从侧面印证了原料成本压力之大。

渠道转型中的盈利阵痛

除了成本问题,渠道结构调整也在侵蚀洽洽的盈利能力。过去,作为崛起于商超时代的老牌零食企业,经销和其他渠道收入一直是洽洽食品主要营收来源。为了进一步获取年轻人市场,去年开始,洽洽食品加快在零食量贩店、即时零售和线上平台的布局。

2024年,洽洽食品直营渠道收入占比提升4.97个百分点至20.51%,覆盖了沃尔玛、山姆、大润发等高端商超、零食量贩及线上平台。但是,其直营渠道的毛利率仅为25.01%,较经销和其他渠道低4.74个百分点,同比下降4.32%,拖累了整体盈利水平。

电商板块的压力更为突出。线上直营毛利率仅19.39%,远低于线下30%左右的水平。其电商线上直营投入力度也遭到投资者质疑——“洽洽抖音直播间经常只有几位观众”。洽洽食品实控人陈先保在业绩说明会上表示,公司将优化抖音渠道合作,加大达人资源整合,计划通过直播电商打造爆款,但未透露具体投入规模及目标。

来源:公司官网

对于渠道转型,洽洽提出“两手抓”:一方面精简线上SKU,提升高毛利产品占比;另一方面加大对零食量贩、会员店、水果餐饮等新兴渠道的投入,试图在多元化中寻找新的利润支点。

与此同时,公司也开始“检讨”供应链短板。目前,洽洽的葵花子采购仍采取部分依赖代理商与合作社的模式。

“依靠合作采购葵花子会导致公司对原料供应的质量、成本把控能力较弱。”盘古智库高级研究员江瀚分析认为。

今年一季度业绩说明会上,洽洽宣布将优化葵花子原料采购模式,大幅提高“公司+订单农业+种植户”的直采比例,并探索海外试种,以削弱中间环节,从源头对冲原料价格冲击。

就业绩下滑、成本控制及渠道转型等关键问题,风口财经记者已向洽洽食品发函采访,截至发稿未获回复。

(大众新闻·风口财经记者 赵冲)

(本文观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编辑:刘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