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口IPO|镁伽科技冲击港股IPO:3年亏近23亿,两高管仍拿千万酬金
大众·风口财经
2025-07-22
近日,镁伽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镁伽科技”)向港交所递交了招股申请书。从2016年成立至今,公司已完成8轮融资,获高盛、创新工场、药明康德等明星资本加持。然而,亮眼的资本故事背后,镁伽科技却深陷亏损泥潭,过去三年累计亏损22.8亿元,现金储备缩水近60%。镁伽科技此次IPO是为募资培育“造血”能力,还是寻求新的“输血”渠道?
三年累计亏近23亿元
两高管仍拿千万酬金
官网显示,镁伽科技成立于2016年,是中国机器人技术应用领域领先的自主智能体提供商,致力于为智慧实验室与智能制造场景提供全面的自主智能体及多智能体解决方案。公司由黄瑜清、乔志新、张琰三人共同创办,值得关注的是,创始团队三人均来自电子测量仪器公司普源精电。
从业绩表现来看,2022年至2024年,镁伽科技的营收呈现出增长态势,分别为4.55亿元、6.63亿元和9.30亿元。但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公司的亏损状况却不容乐观。报告期内,公司年内亏损分别为7.60亿元、7.42亿元及7.80亿元,过去三年合计亏损金额高达22.82亿元。经调整净亏损同样居高不下,分别为3.24亿元、3.86亿元、4.31亿元,整体亏损金额超10亿元。
公司财务数据
深入剖析亏损原因,持续“烧钱”的研发投入是重要因素之一。2022年至2024年,镁伽科技的研发开支分别为3.40亿元、3.08亿元及3.94亿元。尽管在自主智能体数量增加的推动下,公司研发费用占收入的百分比由2022年的74.8%降到2024年的42.4%,减少了重复开发,将成本分摊至不断增长的产品组合之上。
但招股书明确提示,公司无法保证研发开支不会继续大幅增加,这可能会在短期内对盈利能力及经营现金流量产生不利影响。公司的研发工作可能在数年内(如有)都无法为未来的经营业绩做出贡献,而且这种贡献可能无法达到公司的预期,甚至无法弥补研发工作的成本,这将对公司的业务、经营业绩、财务状况及竞争地位产生重大不利影响。
更引人关注的是,在公司持续巨额亏损的背景下,两位执行董事却拿走超过千万的酬金。过去三年,于春涛取得的以权益结算的股份付款分别为2391.1万元、1940万元和973.9万元;丁新宇从镁伽科技取得的以权益结算的股份付款分别约为2653.6万元、1749.8万元和1142.7万元。
记者就“亏损背景下高管薪酬制定的依据和考量因素”等问题致电镁伽科技,截至发稿未收到回复。
流动负债净额28.65亿元
业务增长难掩财务困境
作为以研发为驱动、专注机器人自动化与AI的企业,镁伽科技的收入主要来源于自主智能体及多智能体解决方案的销售。截至2024年12月31日,镁伽科技为超过880家客户提供服务。截至最后实际可行日期,镁伽科技在手订单达15亿元。对于2022年新获取的主要客户,其复购率达到74%,且该等客户的收入留存率达115%。
然而,业务增长的背后,财务数据却呈现出明显的承压态势。根据公司披露的财务数据,2022年、2023年及2024年的经营活动所用现金净额分别为3.3亿元、4.32亿元和5.21亿元,三年累计净流出12.84亿元。与此同时,公司的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从2022年末的11.25亿元锐减至2024年末的4.58亿元,降幅高达59.3%。
财务状况的承压不仅体现在现金流上,公司的债务压力也在不断攀升。2024年末,镁伽科技的流动负债净额达到28.65亿元,较2022年末的14.29亿元大幅增加。更令人担忧的是,公司的流动比率连续三年下滑,从2022年的0.61降至2024年的0.40,远低于一般认为的安全水平。
来源:镁伽科技官网
尽管财务端承压,镁伽科技在资本市场却始终备受青睐。自2016年公司成立至2021年5月,镁伽科技(重组前)完成天使轮、A轮、A+轮、B轮、B-2轮及B-3轮共六轮融资。2022年3月及2022年6月,镁伽科技在完成C轮融资后,公司估值已突破10亿美元。2025年6月10日,镁伽科技获得D轮融资,投资方包括GraniteAsia、创新工厂、亚投资本、中金资本、苏州国发创投等。完成D轮融资后,在胡润研究院发布的《2025全球独角兽榜》中,镁伽科技的估值已达到105亿元。
本次镁伽科技香港IPO募资金额拟用作技术及产品研发,分配用于加速研发工作;扩大产能;扩张销售网络,拓展及强化品牌建设、销售网络与高效营销工作;战略合作及投资,寻求境内外战略联盟、合作伙伴关系及投资机会;营运资金及其他一般公司用途。
(大众新闻·风口财经记者 苏桐)
(本文观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