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口财报|股价腰斩、半年亏1亿!香飘飘飘不动了?
大众·风口财经 2025-07-16

当外卖大战打得火热,奶茶店订单暴涨,昔日的国民奶茶品牌香飘飘却亏损了近1亿。

近日,香飘飘发布的上半年业绩预亏公告,预计2025年上半年实现营收10.4亿元左右,同比下降约12.2%;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将亏损9739万元左右,亏损扩大2.3倍。

自2021年奈雪的茶登陆港交所成为“新茶饮第一股”以来,一批头部茶饮企业相继排队IPO,仅2025年就有古茗、蜜雪冰城、霸王茶姬、沪上阿姨四家登陆资本市场。面对现制茶饮品牌的冲击,香飘飘试图加快转型,然而,即饮业务尚在投入期,远还没有到实现盈亏平衡的时候。

预亏近亿元,股价较历史高点已下跌60%

香飘飘近期发布的2025年上半年业绩预告显示,营收和净利润预计双降。

具体来看,预计营业收入10.35亿元左右,同比下滑12.21%左右;预计净利润亏损9739万元左右,较2024年同期亏损2950.11万元同比激增230.12%;扣非净利润预计亏损更达1.11亿元左右,增亏6809万元左右。

来源:公司公告

对于业绩预亏的主要原因,香飘飘表示,2025年上半年,受到外部消费环境、消费习惯及消费需求的变化影响,公司传统冲泡产品在旺季销售承压,叠加春节时点相比上年度有所提前,一季度的旺季持续时间缩短,冲泡业务提早进入淡季。

有业内人士指出,香飘飘上半年营收和净利润双降的核心原因是主力冲泡业务萎缩。且2025年春节提前,一季度旺季缩短,冲泡业务淡季提前。同时,即饮业务虽有增长,但增速放缓,毛利率较低,未能有效对冲冲泡类产品下滑,新增长引擎缺位。

业绩明显承压之下,截至目前,香飘飘的股价也较其2019年8月的历史高点累计下挫超60%。

对于业绩持续下滑等相关问题,风口财经记者向香飘飘公关部发送采访函,截至发稿未获回复。

现制茶饮冲击,传统冲泡业务萎缩

半年报亏损,已经成为香飘飘业绩的常态。自2020年以来,香飘飘连续六年在半年报中出现亏损。然而今年和往年不一样的是,线下现制茶饮行业正迎来爆发式增长。

中商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25—2030年中国现制茶饮深度分析及发展前景研究预测报告》显示,2024年中国现制茶饮市场规模达到3127亿元,较上年增长20.97%。中商产业研究院分析师预测,2025年中国现制茶饮市场规模将达到3689亿元。

现制茶饮市场发展迅速,喜茶、奈雪等现制品牌不断抢占市场份额,对香飘飘的冲泡奶茶和即饮业务都造成了较大冲击。消费者打开手机下单后,十几分钟就能收到一杯新鲜制作的奶茶,相比之下,冲泡奶茶口感固化、场景单一,消费者更倾向于选择更具有即时性与口感优势的现制茶饮。

香飘飘官网称销量杯子连起来可绕地球40圈

作为香飘飘的核心业务,冲泡奶茶正面临严峻挑战。2020年,香飘飘冲泡类产品的年销量曾高达4559.09万标箱(30杯/标箱),年收入达到30.67亿元。此后,整体呈现出大幅下降之势,到2024年,其冲泡类产品年销量已降至3278.54万标箱,与巅峰时期相比,一年少卖了约3.8亿杯,少绕地球一圈。全年,冲泡类产品收入降至22.71亿元。尽管香飘飘始终保持着杯装冲泡奶茶市场份额第一,但含金量已大不如前。

近年来,为摆脱外界对冲泡奶茶不健康的固有印象,香飘飘推动冲泡产品的“健康化”,对标现制茶饮,相继推出“原叶现泡+液体鲜奶”系列新品,但这些新品尚处于市场培育阶段,目前销售占比较小,还无法成为抵御现制茶饮冲击的有效屏障。

转型之路艰辛,成效尚不明显

近年来,随着公司创始人的女儿90后蒋晓莹进入董事会,公司开始进行产品的年轻化转型。一方面,积极布局零食量贩渠道,与万辰系、很忙系、有鸣系等合作,推出定制款产品,覆盖超2万家终端。另一方面,针对不同渠道推出定制化产品,如在零食量贩渠道推出小包装定制款Meco果茶,在礼品市场推出联名礼盒等。此外,香飘飘还提出“家庭现制茶饮”定位,将冲泡场景从便捷转向品质体验。

同时,香飘飘根据内外环境变化,对冲泡、即饮团队进行了重新调整。在下沉市场,以冲泡团队为主力,即饮作为辅助;在即饮机会大的核心城市,设立即饮专职团队。除了布局即饮茶作为第二增长曲线,香飘飘还尝试经营线下奶茶店破局,于2024年12月在杭州开设首家店,2025年3月在成都春熙路开设第二家店。

然而,中国食品产业分析师朱丹蓬认为,香飘飘的核心在于三、四、五线城市,近年推出的新产品主打一、二线城市,品牌力明显不足,且渠道、客户、团队老化是硬伤,从未来看还有很多不确定因素。

c557564d1752652460454.jpg

时代少年团成为Meco杯装果茶品牌代言人

此外,香飘飘还签约时代少年团代言Meco果茶,并结合抖音、小红书等内容营销触达Z世代群体,同时通过快闪店活动和社交媒体互动。2024年,香飘飘的销售费用约为7.61亿元,用于人员工资、市场推广及广告,约为当期净利润的3倍。而2022年,香飘飘的销售费用约为5.6亿元,两年内增加了35%。

“香飘飘这几年一直在做转型,但是整体的效果并不是非常明显”,中国食品产业分析师朱丹蓬表示,“香飘飘销售费用高,但以费用攻略打市场的效果不佳。当前消费者注重品牌、产品调性及推广触达率,而香飘飘的创新仍然比较欠缺,所以未来如何让新生代接受香飘飘才是关键。”

(大众新闻·风口财经记者 赵冲)

(本文观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编辑:刘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