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口IPO丨负债20亿元叠加假货争议,“越卖越亏”的海拍客赴港上市能否“续命”?
大众·风口财经
2025-07-08
近日,母婴B2B平台海拍客向港交所递交上市申请,试图在资本寒冬中寻求输血续命。然而,随着招股书的披露,一系列问题也随之浮出水面,暴露出公司盈利能力持续恶化、市场竞争能力孱弱、商业模式难以自洽的残酷现实。从曾经的“下沉市场领头羊”到如今深陷亏损泥潭,海拍客的港股IPO更像是一场资本市场的“带病闯关”,而非真正的价值兑现。
增收不增利,负债20亿元
表面看,海拍客2022-2024年营收从8.95亿元增至10.32亿元,似乎在稳步前行,但经不起仔细推敲。这增长不仅像蜗牛爬坡,2024年甚至还放慢了脚步。更扎心的是,利润方面海拍客直接上演“大变脸”,2022年还能赚101.2万元,到2024年却亏了7882.5万元,毛利率也从43.9%一路滑坡到32.5%。简单来说海拍客陷入了“越卖越赔”的尴尬境界,每销售一元商品,海拍客获得的利润反而越少,每笔交易都在“赔本赚吆喝”。
而这罪魁祸首或许是自营业务占比的疯狂攀升。2024年自营业务收入占比高达77.7%,看似撑起了半边天,实则暗藏危机。低毛利模式就像个无底洞,为了抢占市场疯狂囤货,库存越堆越高,不仅占用大量资金,还面临产品过期、滞销的风险。一旦卖不出去,这些库存就成了烫手山芋,只能眼睁睁看着它们贬值缩水,把利润空间挤压得所剩无几。
招股书显示,虽然其注册买家和卖家数量在增多,但核心数据已在下滑。比如实现交易的买家数量,已经从2023年的17.2万缩小到2024年的16.8万,核心买家数量则从2023年的10.4万缩减到2024年的9.4万,缩小了9.6%。平台总交易额也在持续下滑,从2022年的149亿下降到2023年的120亿,再下降到2024年的110亿,两年缩减了26%。
除了赚不到钱,海拍客还负债累累,现金流状况令人担忧。截至2024年底,海拍客负债净额高达20.01亿元,主要来自可转换可赎回优先股。这就像背着一个巨大的债务雪球,一旦上市后优先股无法顺利转股,公司就得掏出真金白银去赎回,财务压力将呈指数级增长。截至2024年12月31日,海拍客已斥资1100万美元,约合人民币7800万元回购了部分D轮优先股。而就在递交招股书前一个月,即2025年5月30日,公司又签订协议,承诺在2025年6月支付2400万美元,约合人民币1.7亿元回购更多D轮优先股,同时持有人需在2026年底前不行使赎回权。如此沉重的债务负担,不禁让人怀疑,海拍客真的能在资本市场站稳脚跟吗?
假货缠身,供应链暗藏危机
在消费者心中,母婴产品的安全性高于一切,但海拍客却屡屡在假货问题上栽跟头。早在2019年,贝亲、可么多么等知名母婴品牌就曾公开“打脸”,直言从未授权海拍客销售其产品。此后,迪奥香水等高端产品也被消费者投诉货源不明,官方直接否认授权,假货风波愈演愈烈。
经官方证实在海拍客购买的产品并非正品
在黑猫投诉平台上,关于海拍客的投诉近200条。有消费者称,在平台购买的某品牌奶粉,包装粗糙,冲泡后味道怪异,与官方渠道购买的产品差异明显。还有宝妈投诉,买到的婴儿纸尿裤出现起坨、漏尿现象,怀疑是假货。更离谱的是,部分经销商指控海拍客以低于进货价销售纸尿裤,这种“贴钱抢市场”的行为,背后极有可能是假货在作祟。
海拍客假货频发问题主要出在供应链端,不仅依赖153家制造商生产自有品牌,这种OEM模式看似轻资产,实则风险重重。一旦合作方出现原材料质量问题、生产工艺不达标等情况,海拍客的产品质量将难以保证。而且,部分核心品类如纸尿裤,过度依赖少数供应商,议价能力弱,成本控制难度大。一旦供应商“坐地起价”,海拍客要么吞下成本增加的苦果,要么将成本转嫁给消费者,无论哪种选择,都将削弱其市场竞争力。
内控漏洞百出,数据真实性存疑
除了盈利能力不佳,海拍客的招股书就像一面镜子,照出了其内控管理的诸多问题。社保公积金缴纳不合规、市场拓展团队激进拓店却忽视售后服务、数据真实性存疑……这些问题就像一颗颗定时炸弹,随时可能引爆。
曾有前员工爆料,平台为了追求业绩增长,盲目扩张门店数量,却对售后服务不闻不问。客户遇到问题时,要么找不到人解决,要么得到的回应敷衍了事,导致客户流失率居高不下。这种“重开新店,轻售后服务”的做法,无异于捡了芝麻丢了西瓜,长此以往,商业模式的可持续性令人担忧。
更让人怀疑的是,海拍客宣称与15万家门店合作,但部分母婴连锁企业却明确表示从未与之合作。实际活跃用户究竟有多少?这些数据是否存在“注水”嫌疑?毕竟在资本市场,数据造假是大忌,一旦被证实,后果不堪设想。
图片来源:海拍客招股书
在母婴市场竞争白热化的当下,天猫、京东等综合电商巨头不断下沉,凭借强大的流量和供应链优势,挤压着垂直平台的生存空间。海拍客身负假货争议、持续亏损、高负债等多重枷锁,即便成功上市,又该如何说服投资者为其买单?前路漫漫,海拍客若想在资本市场站稳脚跟,必须尽快解决这些顽疾,否则,等待它的或许只有被市场淘汰的命运。
记者就“当前业绩亏损、负债高企的状况是否会影响IPO进程?公司如何向资本市场证明其长期价值”等问题致函海拍客,截至发稿未收到回复。
(大众新闻·风口财经记者 管亚楠)
(本文观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