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陷困局的倍加洁:豪赌并购爆雷致上市首亏,股东高管“组团”套现离场
大众·风口财经 2025-06-30

近日,口腔护理代工龙头倍加洁再度发布减持公告,其员工持股平台“南京小倍一号”和“南京小倍二号”计划通过大宗交易合计拟减持数量不超过200万股,占倍加洁总股本的比例不超过1.991%,套现资金约4300万元。值得注意的是,这已是公司年内第二次大规模减持。就在三个月前,公司高管及股东刚刚完成减持,套现2602万元。

股东接连套现的背景,是倍加洁上市七年来的首次亏损:公司去年净利润亏损7732万元,暴跌183.6%。在股东套现的脚步声中,倍加洁的战略迷途与经营困局正浮出水面。

业绩首亏揭底,股东套现离场

据公告披露,小倍一号、小倍二号系公司员工持股平台,计划通过大宗交易方式减持所持有的公司股份。其中,小倍一号拟减持数量不超过1,250,000股,占公司总股本的比例不超过1.2444%;小倍二号拟减持数量不超过750,000股,占公司总股本的比例不超过0.7466%。减持股份的总数不超过公司股份总数的2%。

截至公告披露日,公司股东小倍一号、小倍二号分别持有公司股份6,875,000股、4,125,000股,分别占公司总股本的6.8443%、4.1066%。上述股份均来源于公司首次公开发行前持有的股份及上市后以资本公积金转增股本方式取得的股份,均为无限售条件流通股。

值得注意的是,此次减持的小倍一号和小倍二号实为公司实控人张文生控制的员工持股平台,张文生可对二者实施控制,三者构成一致行动关系。目前,张文生任倍加洁董事长、总经理职务。而在此之前,3月15日公司公告称,公司股东扬州竟成企业管理咨询合伙企业(有限合伙)、扬州和成企业管理咨询合伙企业(有限合伙)、董事、财务总监嵇玉芳、董事、董事会秘书薛运普及副总经理姜强合计减持公司股份101.59万股,以上公司股东及高管,合计减持套现2000多万元。

倍加洁前十大股东明细。来源:公司年报

股东与高管团队如此密集的“组团撤离”,其背景耐人寻味——这直接指向了倍加洁上市七年来的首次亏损。最新发布的业绩预告显示,去年营业收入为13.0亿元,同比上升21.8%;归母净利润亏损7732万元,同比下降183.6%;扣非归母净利润亏损9591万元,同比下降366.6%,这标志着倍加洁出现上市以来首次亏损。

2025年一季度,公司净利再降。一季度公司营业收入3.24亿元,同比增长13.28%;归母净利润1241.05万元,同比减少34.48%;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3643.18万元,同比减少24.11%。

并购后遗症爆发,高溢价“埋雷”

业绩亏损的直接导火索,源于倍加洁近年来的激进并购策略。

倍加洁成立于1998年,致力于口腔清洁护理用品的研发与生产,其主要产品包括牙刷、湿巾、牙膏等。自2018年上市以来,倍加洁业绩增长就显露疲软,净利润波动较大。2021年以后,倍加洁希望通过收购策略实现外延增长,旨在补齐业务短板、拓展市场版图。

倍加洁在2021年间接入股口腔护理品牌薇美姿(旗下拥有“舒客”)后,于2023年斥资4.71亿元高价收购其16.5%股权,并在2024年继续加码增持,最终以33.755%的股权成为薇美姿第一大股东。倍加洁对薇美姿的收购堪称一场豪赌:此次收购估值高达30亿元,较净资产溢价约6倍,远超行业平均水平。然而,交易中薇美姿并未提供业绩承诺,这为日后埋下了隐患。

然而,被收购后薇美姿业绩断崖式下滑。公告显示,薇美姿2021年扣非净利润约1.70亿,2022年前三季度约1.07亿,但到了2024年,其净利润骤降至约3300万元,甚至2025年一季度已陷入亏损。令人费解的是,即便薇美姿业绩急剧恶化,倍加洁在成为第一大股东后却明确表示“不介入企业经营决策”,这种“只买不管”的策略引发诸多质疑。

几乎同步进行的另一起并购同样堪忧。2023年11月,倍加洁以2.13亿元拿下善恩康52%股权,进军益生菌赛道。收购溢价率高达586%,标的承诺2024—2026年净利润不低于1200万、1800万、3000万元。然而,善恩康刚被收购一年就业绩变脸,去年上半年净亏损15.93万元,远未达到承诺目标。

来源:公司公告

这两起高溢价并购的后果在2023年集中爆发。薇美姿的“业绩下滑”与善恩康的“经营不达预期”,导致倍加洁计提了高达1.84亿元的长期股权投资减值和商誉减值,成为公司年度亏损的主因。

主业深陷泥潭,品牌战略摇摆不定

无独有偶,倍加洁自身的主营代工业务同样面临严峻挑战,其产能扩张与销量明显脱节。年报显示,公司牙刷和湿巾产能近年大幅扩张,但销量增长却严重滞后,导致产能利用率大幅下滑。同时,产品均价连年下滑,2024年上半年牙刷、湿巾单价同比下跌5.64%和4%,陷入“以价换量”恶性循环。

来源:倍加洁天猫官方旗舰店

面对巨大的产能闲置,发力自有品牌(ToC)本是一条出路。但倍加洁在战略上摇摆不定,2025年5月投资者交流中仍明确表态:“以代工为主,自有品牌仅适度投入”。其自有品牌建设乏力,线上渠道表现平平,与代工龙头地位极不匹配:其天猫旗舰店牙膏仅两款,销量均千余件;反观同行如薇美姿,其旗下舒客品牌仍凭借20.4%的儿童口腔市场份额保持一定竞争力。

一方面是主营业务的增收不增利,导致自上市首次突破46.93元的历史高点后,公司股价一路下滑,目前最新市值仅为24.77亿元;另一方面是巨资收购企业后,却放任标的失控、协同落空,其战略定力与尽调能力难免遭受质疑。

面对日益严峻的市场环境和股东高管密集减持的多重压力,倍加洁未来的发展之路将如何走?记者就相关问题向倍加洁方面发送采访函,截至发稿未获回复。

(大众报业·风口财经记者 赵冲)

(本文观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编辑:宋光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