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青携手,共链未来!青岛市专精特新中小企业融链固链建链常态化行动未来产业、生命健康产业链专场对接会举行
大众·风口财经
2025-05-27
5月27日,青岛市专精特新中小企业融链固链建链常态化行动围绕未来产业、生命健康产业链在北京中关村举办了两场对接活动会,共同探讨未来产业、生命健康产业的现状及未来趋势,全力构建特色鲜明的未来产业发展高地,助推青岛建设成为具有广泛影响力、强大竞争力的“中国康湾”。通过主题分享、产业链图谱发布、需求对接、项目路演等形式,加强产业链上下游协同联动,助力链上企业融通创新发展,推动京青两地创新资源深度融合。工信部中小企业发展促进中心、市民营经济局、市科技局、市国资委等有关部门和区市,高校及行业专家,产业基金及创投机构,青岛及全国未来产业、生命健康产业链重点企业、优质中小企业近百余人参加活动。青岛市民营经济发展局局长郭振栋出席活动,并前往清华大学成像与智能技术实验室、北京蓝箭航天空间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进行调研。
向“新”突破、向“链”跃升,锻造产业高地
作为全球新一轮科技革命竞争的焦点之一,生物医药产业被称为“永不衰落的朝阳产业”,而青岛也将生命健康产业定位为“新质生产力的重要引擎”。在前不久发布的“10+1”创新型产业体系当中,青岛将生命健康产业作为突破发展的5个新兴产业之一,聚焦生物医药、医疗器械、医养康养等方向,提出到2027年产业规模达到1000亿元,全力打造“海洋药仓·中国康湾”产业地标。
会上,北京大学药学院药物分析学系副主任、博士生导师,天然药物与仿生药物全国重点实验室研究员、课题组长张力勤教授分享了北大药学院在核酸药物领域做出的研究成果。灵犀科技产业研究高级专家发布了《青岛市专精特新企业生命健康产业产业链图谱》,并针对性地提出产业高质量发展建议,助力产业链融链固链建链,以便企业精准对接,推动产业链协同发展。青岛自贸片区围绕生命健康进行了产业推介。青岛华赛伯曼医学细胞生物有限公司、青岛瑞思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作为链主企业分别进行了企业推介,发布了技术合作及产品配套需求,助力中小企业“卡位入链”,牵引产业链实现集聚发展。
另外,在重点企业响应链主企业需求环节中,外地企业代表北京晶泰科技有限公司、北京中成康富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进行了项目路演,并通过项目对接闭门会,与青岛企业围绕合作需求进行了精准对接和深入探讨,有效促进上下游企业优势互补、创新发展。对比前几次产业链专场对接会,本次对接会会前调研更充分、需求对接更精准、现场氛围更热烈。会上,针对生命健康产业投资大需资金的关键诉求,市民营经济局“点对点”梳难题,精准“卡链”邀请易凯资本和港股上市公司北京晶泰科技有限公司帮助企业解决融资难等问题。青岛国信集团积极发挥产业基金优势,高效对接“小巨人”北京派尔特医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加速推动优质企业落地青岛。
向“智”突围,向“网”进阶,构筑产业竞争优势
未来产业已成为改写城市竞争版图的核心要素,唯有以战略眼光提前谋划布局,才能在发展浪潮中占据主动。青岛将“超前布局未来产业”确立为“10+1”创新型产业体系的核心攻坚任务,计划通过技术研发驱动、应用场景引领、产业生态重塑三重赋能,到2027年建成贯通技术研发、企业孵化培育、高端人才引育的全链条创新生态体系,在体制机制创新、科技成果转化等关键环节形成可复制推广的经验,致力于打造在全国具有显著影响力的未来产业创新策源高地。会上,青岛西海岸新区招商中心对新区未来产业发展状况进行了介绍。苏州希盟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华夏芯智慧光子科技(北京)有限公司、北京矽瓷新能科技有限公司、椭圆时空(北京)科技有限公司分别进行了项目路演,帮助企业了解彼此需求和优势,共同探索合作的可能性和路径,促进产业上下游企业深度合作,优势互补。
在不足三小时的对接会中,京青双方企业可谓是收获满满。专攻商业航天领域的青岛上合航天科技有限公司以“硬科技”实力出圈,与椭圆时空(北京)科技有限公司、蓝箭航天空间科技有限公司两家企业达成合作意向,有效推动科技与产业上下游彼此赋能、互促共进。除此之外,来自苏州的希盟科技、“北京土著”华夏芯智慧、半导体上游企业矽磁新能与青岛西海岸新区招商中心进行了充分交流,使落地青岛合作意愿拉满。
强化资源联动,驱动产业进阶
政策扶持、技术创新和资本注入是创新型产业体系建设的核心驱动力。此次产业链对接活动,不仅为企业搭建了深度交流合作的平台,更是推动资本、技术等要素高效配置,赋能产业链协同发展的重要抓手。青岛城投集团、青岛海发产业投资控股有限公司、青岛国信集团有关负责同志参加活动,针对完善产业上下游布局、企业股权融资需求进行响应。易凯资本、一苇资本围绕生命健康产业、未来产业的资本化路径、投资逻辑进行主题分享,推动资本赋能产业发展。
据了解,2024年市民营经济局联合工信部中小企业发展促进中心,常态化开展专精特新中小企业融链固链建链行动, 围绕集成电路、人工智能、智能家电、新能源汽车等产业链,先后举办20场产业链专场对接会,编制17篇产业链图谱,27家链主企业发布了314项合作需求,吸引1125家优质中小企业参会交流,其中外地企业546家。
下一步,市民营经济局将按照市委、市政府关于构建“10+1”创新型产业体系的工作部署要求,联合牵头部门、区市及链主企业,常态化举办产业链对接活动。力争把常态化行动与全市产业布局、重点活动及链主企业诉求紧密结合,大力吸引创投基金和国企战略投资机构,以投资为抓手推动项目招引,实现要素资源与产业发展高效衔接。同步健全常态化协同机制,强化项目全周期跟踪管理,全力推进专精特新企业融链、固链、建链的常态化工作向纵深发展,确保取得显著成果 。
(大众新闻·风口财经记者 管亚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