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统计局:4月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有所回落,非制造业商务活动指数继续保持扩张
国家统计局网站
2025-04-30
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国家统计局服务业调查中心4月30日公布4月份中国采购经理指数运行情况。
4月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为49.0%,比上月下降1.5个百分点,制造业景气水平有所回落。
从企业规模看,大、中、小型企业PMI分别为49.2%、48.8%和48.7%,比上月下降2.0、1.1和0.9个百分点,均低于临界点。
从分类指数看,在构成制造业PMI的5个分类指数中,供应商配送时间指数高于临界点,生产指数、新订单指数、原材料库存指数和从业人员指数均低于临界点。
生产指数为49.8%,比上月下降2.8个百分点,表明制造业企业生产略有放缓。
新订单指数为49.2%,比上月下降2.6个百分点,表明制造业市场需求有所回落。
原材料库存指数为47.0%,比上月下降0.2个百分点,表明制造业主要原材料库存量较上月下降。
从业人员指数为47.9%,比上月下降0.3个百分点,表明制造业企业用工景气度有所回落。
供应商配送时间指数为50.2%,比上月下降0.1个百分点,仍高于临界点,表明制造业原材料供应商交货时间继续加快。
表1 中国制造业PMI及构成指数(经季节调整)
单位:% | ||||||
PMI | ||||||
生产 | 新订单 | 原材料 库存 | 从业人员 | 供应商 配送时间 | ||
2024年4月 | 50.4 | 52.9 | 51.1 | 48.1 | 48.0 | 50.4 |
2024年5月 | 49.5 | 50.8 | 49.6 | 47.8 | 48.1 | 50.1 |
2024年6月 | 49.5 | 50.6 | 49.5 | 47.6 | 48.1 | 49.5 |
2024年7月 | 49.4 | 50.1 | 49.3 | 47.8 | 48.3 | 49.3 |
2024年8月 | 49.1 | 49.8 | 48.9 | 47.6 | 48.1 | 49.6 |
2024年9月 | 49.8 | 51.2 | 49.9 | 47.7 | 48.2 | 49.5 |
2024年10月 | 50.1 | 52.0 | 50.0 | 48.2 | 48.4 | 49.6 |
2024年11月 | 50.3 | 52.4 | 50.8 | 48.2 | 48.2 | 50.2 |
2024年12月 | 50.1 | 52.1 | 51.0 | 48.3 | 48.1 | 50.9 |
2025年1月 | 49.1 | 49.8 | 49.2 | 47.7 | 48.1 | 50.3 |
2025年2月 | 50.2 | 52.5 | 51.1 | 47.0 | 48.6 | 51.0 |
2025年3月 | 50.5 | 52.6 | 51.8 | 47.2 | 48.2 | 50.3 |
2025年4月 | 49.0 | 49.8 | 49.2 | 47.0 | 47.9 | 50.2 |
表2 中国制造业PMI其他相关指标情况(经季节调整)
单位:% | ||||||||
新出口 订单 | 进口 | 采购量 | 主要原材料 购进价格 | 出厂 价格 | 产成品 库存 | 在手 订单 | 生产经营 活动预期 | |
2024年4月 | 50.6 | 48.1 | 50.5 | 54.0 | 49.1 | 47.3 | 45.6 | 55.2 |
2024年5月 | 48.3 | 46.8 | 49.3 | 56.9 | 50.4 | 46.5 | 45.3 | 54.3 |
2024年6月 | 48.3 | 46.9 | 48.1 | 51.7 | 47.9 | 48.3 | 45.0 | 54.4 |
2024年7月 | 48.5 | 47.0 | 48.8 | 49.9 | 46.3 | 47.8 | 45.3 | 53.1 |
2024年8月 | 48.7 | 46.8 | 47.8 | 43.2 | 42.0 | 48.5 | 44.7 | 52.0 |
2024年9月 | 47.5 | 46.1 | 47.6 | 45.1 | 44.0 | 48.4 | 44.0 | 52.0 |
2024年10月 | 47.3 | 47.0 | 49.3 | 53.4 | 49.9 | 46.9 | 45.4 | 54.0 |
2024年11月 | 48.1 | 47.3 | 51.0 | 49.8 | 47.7 | 47.4 | 45.6 | 54.7 |
2024年12月 | 48.3 | 49.3 | 51.5 | 48.2 | 46.7 | 47.9 | 45.9 | 53.3 |
2025年1月 | 46.4 | 48.1 | 49.2 | 49.5 | 47.4 | 46.5 | 45.6 | 55.3 |
2025年2月 | 48.6 | 49.5 | 52.1 | 50.8 | 48.5 | 48.3 | 46.0 | 54.5 |
2025年3月 | 49.0 | 47.5 | 51.8 | 49.8 | 47.9 | 48.0 | 45.6 | 53.8 |
2025年4月 | 44.7 | 43.4 | 46.3 | 47.0 | 44.8 | 47.3 | 43.2 | 52.1 |
二、中国非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运行情况
4月份,非制造业商务活动指数为50.4%,比上月下降0.4个百分点,仍高于临界点,非制造业继续保持扩张。
分行业看,建筑业商务活动指数为51.9%,比上月下降1.5个百分点;服务业商务活动指数为50.1%,比上月下降0.2个百分点。从行业看,航空运输、电信广播电视及卫星传输服务、互联网软件及信息技术服务、保险等行业商务活动指数均位于55.0%以上较高景气区间;水上运输、资本市场服务等行业商务活动指数均低于临界点。
新订单指数为44.9%,比上月下降1.7个百分点,表明非制造业市场需求回落。分行业看,建筑业新订单指数为39.6%,比上月下降3.9个百分点;服务业新订单指数为45.9%,比上月下降1.2个百分点。
投入品价格指数为47.8%,比上月下降0.8个百分点,表明非制造业企业用于经营活动的投入品价格总体水平低于上月。分行业看,建筑业投入品价格指数为47.5%,比上月下降2.0个百分点;服务业投入品价格指数为47.9%,比上月下降0.5个百分点。
销售价格指数为46.6%,比上月下降0.1个百分点,表明非制造业销售价格总体水平有所下降。分行业看,建筑业销售价格指数为47.2%,比上月下降0.3个百分点;服务业销售价格指数为46.5%,比上月下降0.1个百分点。
从业人员指数为45.5%,比上月下降0.3个百分点,表明非制造业企业用工景气度小幅回落。分行业看,建筑业从业人员指数为37.8%,比上月下降3.6个百分点;服务业从业人员指数为46.8%,比上月上升0.3个百分点。
业务活动预期指数为56.0%,比上月下降1.2个百分点,仍位于较高景气区间,表明多数非制造业企业对市场发展保持乐观。分行业看,建筑业业务活动预期指数为53.8%,比上月下降1.5个百分点;服务业业务活动预期指数为56.4%,比上月下降1.1个百分点。
表3 中国非制造业主要分类指数(经季节调整)
单位:% | ||||||
商务活动 | 新订单 | 投入品 价格 | 销售价格 | 从业人员 | 业务活动 预期 | |
2024年4月 | 51.2 | 46.3 | 51.1 | 49.4 | 47.2 | 57.2 |
2024年5月 | 51.1 | 46.9 | 49.7 | 47.8 | 46.2 | 56.9 |
2024年6月 | 50.5 | 46.7 | 49.6 | 47.6 | 45.8 | 57.2 |
2024年7月 | 50.2 | 45.7 | 50.4 | 48.2 | 45.5 | 56.1 |
2024年8月 | 50.3 | 46.3 | 48.6 | 47.2 | 45.2 | 55.3 |
2024年9月 | 50.0 | 44.2 | 48.2 | 46.1 | 44.7 | 54.4 |
2024年10月 | 50.2 | 47.2 | 50.6 | 48.5 | 45.8 | 56.1 |
2024年11月 | 50.0 | 45.9 | 49.1 | 48.8 | 45.4 | 57.0 |
2024年12月 | 52.2 | 48.7 | 50.5 | 48.8 | 45.8 | 57.5 |
2025年1月 | 50.2 | 46.4 | 50.4 | 48.6 | 46.7 | 56.7 |
2025年2月 | 50.4 | 46.1 | 48.4 | 47.8 | 46.5 | 56.6 |
2025年3月 | 50.8 | 46.6 | 48.6 | 46.7 | 45.8 | 57.2 |
2025年4月 | 50.4 | 44.9 | 47.8 | 46.6 | 45.5 | 56.0 |
表4 中国非制造业其他分类指数(经季节调整)
单位:% | ||||
新出口订单 | 在手订单 | 存货 | 供应商配送时间 | |
2024年4月 | 48.4 | 44.5 | 46.0 | 51.0 |
2024年5月 | 47.6 | 42.9 | 45.2 | 51.0 |
2024年6月 | 48.8 | 43.1 | 45.5 | 50.5 |
2024年7月 | 49.6 | 42.7 | 45.4 | 50.5 |
2024年8月 | 47.6 | 42.2 | 45.1 | 50.6 |
2024年9月 | 47.0 | 42.2 | 45.1 | 50.2 |
2024年10月 | 50.0 | 43.7 | 45.7 | 51.2 |
2024年11月 | 48.2 | 42.7 | 45.3 | 51.2 |
2024年12月 | 50.0 | 44.1 | 46.4 | 51.5 |
2025年1月 | 44.6 | 43.3 | 45.0 | 51.3 |
2025年2月 | 49.5 | 43.1 | 45.2 | 53.1 |
2025年3月 | 49.8 | 43.7 | 45.7 | 51.1 |
2025年4月 | 42.2 | 42.3 | 45.1 | 50.8 |
三、中国综合PMI产出指数运行情况
4月份,综合PMI产出指数为50.2%,比上月下降1.2个百分点,继续高于临界点,表明我国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保持扩张。
4月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有所回落
非制造业商务活动指数继续保持扩张
——国家统计局服务业调查中心高级统计师赵庆河解读2025年4月中国采购经理指数
2025年4月30日国家统计局服务业调查中心和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发布了中国采购经理指数。对此,国家统计局服务业调查中心高级统计师赵庆河进行了解读。
4月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为49.0%,比上月下降1.5个百分点;非制造业商务活动指数和综合PMI产出指数分别为50.4%和50.2%,继续保持在扩张区间。
一、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有所回落
4月份,受前期制造业较快增长形成较高基数叠加外部环境急剧变化等因素影响,制造业PMI为49.0%,回落至临界点以下。
(一)产需两端均有放缓。生产指数和新订单指数分别为49.8%和49.2%,比上月下降2.8和2.6个百分点,制造业生产和市场需求均有所回落。从行业看,农副食品加工、食品及酒饮料精制茶、医药等行业两个指数均位于53.0%及以上,产需较快释放;纺织、纺织服装服饰、金属制品等行业两个指数明显回落,均低于临界点。
(二)高技术制造业持续向好。从重点行业看,高技术制造业PMI为51.5%,明显高于制造业总体水平,其生产指数和新订单指数均位于52.0%及以上,高技术制造业延续较好发展态势。装备制造业、消费品行业和高耗能行业PMI分别为49.6%、49.4%和47.7%,比上月下降2.4、0.6和1.6个百分点,景气水平不同程度回落。
(三)价格指数有所下降。受市场需求不足和近期部分大宗商品价格持续下行等因素影响,主要原材料购进价格指数和出厂价格指数分别为47.0%和44.8%,比上月下降2.8和3.1个百分点,制造业市场价格总体水平有所下降。
(四)预期指数保持扩张。生产经营活动预期指数为52.1%,继续位于扩张区间。部分行业企业对近期发展信心较强,其中食品及酒饮料精制茶、汽车、铁路船舶航空航天设备等行业生产经营活动预期指数均位于58.0%及以上较高景气区间。
二、非制造业商务活动指数继续保持扩张
4月份,非制造业商务活动指数为50.4%,比上月下降0.4个百分点,仍高于临界点,非制造业总体继续保持扩张。
(一)服务业景气水平延续扩张。服务业商务活动指数为50.1%,比上月下降0.2个百分点,仍高于临界点。从行业看,航空运输、电信广播电视及卫星传输服务、互联网软件及信息技术服务、保险等行业商务活动指数均位于55.0%以上较高景气区间,业务总量增长较快;水上运输、资本市场服务等行业商务活动指数降至临界点以下。从市场预期看,业务活动预期指数为56.4%,持续位于较高景气区间,多数服务业企业对市场发展信心较强。
(二)建筑业继续保持扩张。建筑业商务活动指数为51.9%,比上月下降1.5个百分点,仍位于扩张区间。其中,土木工程建筑业商务活动指数为60.9%,比上月上升6.4个百分点,表明随着各地工程项目建设有序推进,土木工程建筑施工进度有所加快。从市场预期看,业务活动预期指数为53.8%,建筑业企业对近期市场发展预期保持乐观。
三、综合PMI产出指数持续位于扩张区间
4月份,综合PMI产出指数为50.2%,比上月下降1.2个百分点,仍高于临界点,表明我国企业生产经营活动总体保持扩张。构成综合PMI产出指数的制造业生产指数和非制造业商务活动指数分别为49.8%和50.4%。
总体看,综合PMI产出指数自2023年1月以来始终位于临界点以上,我国经济总体产出持续扩张,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改变。受外部环境急剧变化等因素影响,4月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有所回落,但高技术制造业等相关行业继续保持扩张,以内销为主的制造业企业生产经营总体稳定。从全球范围看,贸易战、关税战没有赢家,受贸易环境不确定性增大影响,主要经济体制造业景气度普遍位于收缩区间,美国供应管理协会发布的3月份美国制造业PMI为49.0%,有关机构发布的4月份欧元区、英国、日本制造业PMI初值均低于临界点。下阶段,要认真贯彻落实4月25日中央政治局会议精神,统筹国内经济工作和国际经贸斗争,着力稳就业、稳企业、稳市场、稳预期,以高质量发展的确定性应对外部环境急剧变化的不确定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