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口财评|涉企检查做减法就是为发展做乘法
大众·风口财经 2025-04-01

3月31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建立健全涉企收费长效监管机制有关情况。同日,市场监管总局发布《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关于废止和修改部分部门规章的决定》,对部分罚款事项进行调整,其中明确“各级市场监督管理部门应当加强检查统筹,有效避免随意检查、多头检查、重复检查”。此前,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建立健全涉企收费长效监管机制的指导意见》,首次在国家层面提出建立健全涉企收费长效监管机制。

相关部委密集出台举措,共同从政策层面更好把住“第一道关口”,释放出从根本上治理涉企违规收费问题的强烈信号,标志着我国涉企收费监管进入更加规范化、法治化的新阶段,这也必将为构建企业良性发展生态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这是优化营商环境、激发市场活力的关键改革。长期以来,对企业的高频检查,成为影响企业发展的一大障碍。2024年企业合规报告显示,中小企业年均接受各类检查23.6次,其中35%被认定为非必要检查,重复检查导致制造业平均每月浪费8.7个工作日应对检查。

减少不必要的涉企检查,直接为企业发展带来了实实在在的成效。有数据显示,检查频次减少40%后,中小企业年均节省迎检成本约12万元/家,相当于小微企业平均3个月利润。可以说,优化涉企检查,帮助企业把更多精力投到研发创新、生产制造、服务提升等关键处,提升了企业市场竞争力。

对政府部门来说,减少了不必要的涉企检查,将倒逼相关部门提升监管效率,转变工作作风。比如上海,用一个二维码联合多个部门,实现协同检查提高执法效率。以往企业接受交通、环保、水务、城管等不同部门的专项检查,至少需要几天时间,现在通过“一码集成”,仅用半天即完成全部检查。可以说,在科学监管之下,涉企检查的优化还有助于加快政府职能转变,助力城市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让“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实现了更好结合。

检查和监督只是手段,发展和共赢才是目的。对规范涉企检查出硬招做减法,换来的是对创新土壤的深培厚植,产生的也将是乘法效应,为发展造就更强劲的动力引擎。

(大众新闻·风口财经评论员 王贝贝)

编辑:王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