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口财报丨5G红利消退,新老业务“青黄不接”,中兴通讯利润六年来首降
大众·风口财经 2025-03-27

随着2024年年度报告的披露,中兴通讯交出了近六年最差的业绩成绩单——2024年公司营收利润双降,核心业务运营商网络业务营收同比大幅下降15.02%;现金流恶化,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同比大幅下降34.05%;研发投入缩减,研发费用同比减少4.97%,研发人员锐减2209人。

雪上加霜的是,公司“第二曲线”并未实现“自救”。虽然政企业务与消费者业务的营收有所增长,但略显“虚弱”的盈利能力没能为中兴通讯“止血”。

在5G红利消退、AI开启竞速的通信行业“换挡期”,曾与华为并称"双子星"的通信巨头,如今深陷转型阵痛期。

细数中兴通讯应对行业变局的一系列举措,既有芯片、算力等技术的突围,也有企业生态的重构。然而,面对现金流恶化、债务压力悬顶、竞手品牌壁垒等阻力,展望中兴通讯的未来,可能得问一句: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四季度扣非净利润亏损

核心业务“失速”拖累业绩下降

2024年,中兴通讯“收利双降”。实现营业收入1212.99亿元,同比下降2.38%;实现归母净利润84.25亿元,同比下降9.66%;扣非净利润为61.79亿元,同比大幅下降16.49%。其中,公司2024年第四季度的扣非净利润亏损7.19亿元,创近六年当季业绩新低。

中兴通讯业绩差强人意,与占比最大的运营商网络业务“失速”有关。2024年,公司运营商网络业务的营业收入同比下降15.02%。

运营商网络业务“失速”的原因,中兴通讯表示主要受国内整体投资环境影响。这一点,新增基站数据与三大运营商2024年的资本开支可以解析一二:

数据显示,2024年国内5G基站新增量同比减少14%。资本开支方面,2024年,中国移动资本开支约为1640亿元、同比下降9%;2024年,中国电信的资本开支约为935亿元、同比下降5.4%。其中移动网的投资占比从2023年的35%降至32%;中国联通的资本开支约为613.7亿元、同比下降17%。其中,算力投资同比上升19%。

整体来看,三大运营商围绕5G的资本开支不仅大幅下降,还从新建基站转向网络维护,导致设备商利润空间被压缩。依赖运营商投资的中兴通讯,自然受到影响。

值得注意的是,中兴通讯运营商网络业务的业绩下降早有“预告”。

早在2019年至2023年期间,正值5G规模化发展与产业渗透阶段,中兴通讯运营商网络业务就已经呈现出营收增速普遍放缓的态势。直至2024年,5G市场进入价值深耕阶段,中兴通讯这一业务的业绩开始下坡。

国外市场“劳而无功”

“第二曲线”自救失败暴露短板

过去几年,中兴通讯运营商网络业务“降速”的同时,“第二曲线”逐渐成长。然而,直至今日,仍无法“独当一面”。

中兴通讯的“第二曲线”主要包括政企业务和消费业务。虽然2024年这两大业务的营收同比都有上升,但盈利能力十分“不给力”。受服务器及存储毛利率下降和收入结构变动的影响,政企业务的毛利率同比大幅下降19.61%,而消费业务的毛利率还不及运营商网络业务毛利率的一半,尚显“瘦弱”的盈利能力没能兜住运营商网络业务缩水带来的损失。

随着基站建设进入成熟期,很明显,中兴通讯的阵痛期来了。

转型阵痛怎么过?公司表示,将加速向“连接+算力”战略拓展转型。可见,“第二曲线”依旧是加速转型的重要落点。从三大运营商的资本开支数据也能看出,算力需求上升,是新的机遇之一。然而,以目前中兴通讯的实力,转型的机遇能抓住多少呢?

在技术方面,算力是高度依赖芯片的,目前中兴通讯在高端芯片方面的自主性不足,依旧依赖外部供应链。

在服务器领域,受地缘、成本等因素的冲击,中兴通讯同样面临市场竞争加剧的局面,导致利润空间受限。这一点,中兴通讯2024年国际市场的业绩已经有所体现。2024年,公司国际市场的营收虽然同比增长,但毛利率普遍下降。尤其是在近几年通信头部企业争相发力的非洲地区,毛利率同比大幅下降20.61%,可见中兴通讯的市场竞争力不算乐观。

至于在终端领域,技术代差、差异化竞争优势不足等因素,导致中兴通讯产品的市场份额短期内很难打破华为等品牌的壁垒。

下一步,中兴通讯将如何平衡新兴业务规模扩张与盈利能力不足的矛盾?对此,风口财经致电中兴通讯。截至发稿,风口财经没有收到中兴通讯的回复。

资金链紧绷

技术突围与生态重构遇阻

数智化转型是大势所趋。在行业“换挡期”,中兴通讯的阵痛期多久能过?或许要从下一步公司的技术突围与生态重构中寻找答案。

2024年,中兴通讯坚持在AI、5G-A等领域持续投入,定海芯片、星云大模型等核心技术取得亮眼成绩。同时,紧抓互联网行业投资恢复性增长以及金融行业自主创新和数字化转型等机会,加速AI生态落地,以技术为引领,推动企业从连接向算力拓展转型。

然而,眼下,技术转化成效不明显,以及现金流缩水、偿债压力有增无减等财务风险,给中兴通讯的“下一步”带来阻力。

截至2024年,公司在芯片领域拥有约5500件专利申请,在AI领域拥有超过5000件专利申请,但技术转化的效能存疑。例如星云大模型的商用进展等,并未在市场竞争中凸显,形成有明显优势的影响力。若中兴通讯的技术路线与市场需求脱节,可能错失增长机会。

技术突围需要研发投入支持。2024年,公司的研发人员锐减2209人;研发费用同比减少4.97%,约为240.3亿元。研发投入缩减,叠加技术转化效率存疑,难免会削弱市场对中兴通讯的信心与信任。

与此同时,公司在财务方面同样“利剑悬顶”。2024年,公司经营活动现金流约为114.80亿元,同比大幅下降34.05%;货币资金不增反降,约为438.85亿元,较上年同期下降44.13%。除此之外,2024年公司的资产负债率依旧维持在64%的高位,加重了资金与偿债压力。

下一步,中兴通讯将如何平衡资金需求与财务稳健性的矛盾?对此,风口财经致电中兴通讯。截至发稿,风口财经没有收到中兴通讯的回复。

一边是需要高投入做支撑,一边是现金流紧张,中兴通讯亟须在研发投入与资金链紧绷之间寻得平衡。若“第二曲线”仍困于“增收不增利”的魔咒,这场转型之路或将举步维艰。

(大众新闻·风口财经记者 许耀文)

编辑:张亭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