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面针的两面:“炒股”定盈亏,主业待增强
大众·风口财经
2025-02-12
董事长到点退休,上市公司两面针的领导层迎来变动期,新领导层或将给其经营思路带来新的变化。
2月10日,两面针公告称,公司近日收到董事长林钻煌的书面辞职报告,因到龄退休原因,申请辞去公司董事长、董事、董事会战略委员会、董事会提名委员会的职务。辞职后,林钻煌不再担任公司任何职务。公司将尽快完成董事补选及新任董事长选举等相关工作。
图源:公司公告
公司同时公告,董事会决定聘任熊剑峰先生为公司副总裁。另外,公司董事会同意提名周云祥先生为公司第八届董事会非独立董事候选人,任期自公司股东大会审议通过之日起,与公司第八届董事会任期一致。公司将于2月27日召开2025年第一次临时股东大会进行相关投票。
业绩波动大,主打金融投资
两面针成立于1996年,于2004年在上交所上市,总部位于广西柳州市,实控人为柳州市国资委。公司主要从事日化用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目前业务包括日化、医药两个板块,公司是国内知名的中药牙膏品牌。
从近年来的业绩看,营收方面,公司自2016年后营收规模呈现不断下滑之态,2022年营收创出近年新低的6.69亿元,不足2016年的一半。2023年,公司营收虽然大幅反弹,但是仍然不足10亿元。
图源:同花顺iFinD
归母净利润方面,公司波动更大。2016年至2023年,公司归母净利润罕见地呈现盈利和亏损大体相间的状态,亏一年赢一年,在2020年收获5800.63万元后,2021年虽然没有亏损,但仍然萎缩到仅有865.83万元,2022年则继续下滑至亏损3858.64万元,2023年又反弹至2280.67万元。
图源:同花顺iFinD
值得注意的是,公司净利润大幅波动的背后原因,其实主要是公司的金融投资收益的变动。长期以来,两面针的利润里,金融投资收益占有较大比例。公司长期投资金融资产,持股交通银行、中信证券等公司股票以及基金等。
根据公告,2023年,公司分别收到中信证券、交通银行上年度分红483.08万元和1.92万元,收到柳州银行、北部湾银行分红80万元和1540万元。
2024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 5.17 亿元,同比增长23.52%,实现归母净利润-346.75万元,主要就是受持有的中信证券股票公允价值变动影响,本期公允价值变动收益为-2122.26万元。
公司金融投资情况。图源:公司2024年半年报
而2024年前三季度,两面针实现营业收入7.91亿元,同比增长17.26%,归母净利润转正为0.84亿元,同比增长116.51%。财报显示,第三季度持有金融资产和金融负债产生的公允价值变动损益以及处置金融资产和金融负债产生的损益就达8932.66万元。
主营业务不强,缺乏创新
相比之下,公司的主营业务却不突出。这从公司的扣非净利润可以看出,2004年上市后,公司就开始多方投资,同花顺iFinD数据显示,从2006年至2019年,公司扣非净利润连续14年出现大额亏损。最近几年,公司的扣非净利润也都在较低的水平上。公司总体上增长乏力,竞争力有所下滑。
图源:同花顺iFinD
实际上,上市后这些年,牙膏厂商两面针业务范围多次拓展跨界,涉及医药、房地产、造纸、制糖等行业。业内人士认为,虽然跨界也有可圈可点之处,但是这些业务最终对公司业绩的支持有限,而且分散了公司对主业的关注和做强,也导致公司在市场竞争中错失了迎头赶上继续变强的时机。
兜兜转转,两面针的跨界并没有带来公司的飞跃,因此陆续被剥离。尤其是2017年林钻煌担任董事长以来,公司砍掉了多个“副业”,重新聚焦牙膏主业,目前主要业务板块是牙膏和医药。财报显示,截至2024年上半年,公司日化产品业务占比87.52%,药品业务占比10.34%。
如今,国内口腔护理行业竞争激烈,两面针品牌在牙膏市场上没有优势,无论是营收规模还是净利润水平,都与头部企业存在较大差距。高露洁、佳洁士等国际品牌以及云南白药等本土品牌抢占市场大部分份额。像两面针、中华等传统国货品牌多集中在中低端市场,近年来也逐渐受到舒克、片仔癀等新兴品牌和外资品牌的挑战。两面针品牌形象相对老化,创新不足,难以吸引更多年轻消费者,品牌影响力和市占率逐渐走低。
财报数据显示,近年来,公司的研发费用长期处于低位,对于新品的投入,2024年前三季度,公司研发费用1101.73万元,同比增长0.16%。
两面针也曾提出进军高端市场,但是雷声大雨点小,成效不明显。随着电商和新兴零售渠道的崛起,两面针也在积极布局线上销售,但转型效果目前不明显,传统渠道的销售仍然占据较大比重。业内人士分析,两面针需要重新聚焦核心业务,加大研发投入创新产品,针对年轻人提升品牌影响力,另外,还需要优化渠道,加大电商渠道的销售比例。林钻煌退休后,新任董事长如何把舵领航,受到行业关注。
业绩预增,大股东在减持
值得注意的是,近日,两面针发布了一份相对高光的业绩预报,预计2024年实现归母净利润为7500万元到 9000万元,同比增长228.85%至294.62%,预计扣非净利润800万元至 1200万元,同比减少15.68%至43.79%。
图源:公司公告
公司分析,2024年,非经营性损益对公司利润增长产生积极影响,主要系本期交易性金融资产(主要为公司所持有的中信证券股票)公允价值变动约为8700万元,上年同期为463.26万元。2024年,公司营业收入同比有所增长,综合毛利润亦相应增加,但由于公司适当加大品牌推广,开拓销售渠道,优化公司内部管理等,期间销售费用和管理费用同比增加,预计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略有减少。
应该看到,净利大增的原因中,金融投资仍是决定因素,未来公司的发展还应该回到产品为主的局面,以产品拉动业绩塑造品牌影响力。
同样是在近日,公司第二大股东抛出减持计划。公司2024年11月21日公告,股东柳州市经发投资有限责任公司计划减持公司股份数量不超过1650万股,减持比例不超过公司股份总数的3.00%。自2024年12月13日至2025年3月12日期间内实施。2025年1月24日,公司公告,经发公司近日合计减持5,459,167 股,约占公司总股本的0.99%。本次权益变动后,经发公司持股比例由5.99%下降至5.00%。
截至2月12日收盘,公司股价5.45元/股,总市值29.98亿元。
(大众新闻·风口财经记者 刘建)
(本文观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