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口财评|行业繁荣靠“竞”更要靠“和”
大众·风口财经 2024-12-27

近日,贵州省仁怀市茅台镇夜郎古酒业股份有限公司与郎酒就商标纠纷达成整体和解。两家酒企握手言和,可谓是最好的结局。通过互利共赢,致力于行业更加繁荣,这才是商业文明和大企业该有的打开方式。

商标如同一座无形的“桥梁”,在品牌与消费者之间建立起具象化的联系,承载着品牌的信誉和消费者的信任。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企业之间品牌的较量愈发凸显,作为品牌战争的重要砝码,商标也成为企业彰显品牌张力、维护自身权益的重要抓手和工具。

近年来,因为商标引发的官司,在各行各业都不少见。王老吉和加多宝的世纪之争,就曾闹得沸沸扬扬。企业热衷打商标纠纷官司,说明我们知识产权保护工作取得了很大进步,企业维权意识得到了有效提升。很大程度上讲,商标争夺战背后,都是商业博弈。在商言商,捍卫自身权益当然没错,也是值得鼓励和提倡的市场行为。但也要清醒看到,商标纠纷之争并非你死我活、你荣我衰,相反,作为知识创新的载体,只要处理好保护与发展的关系,它更像催生创新的沃土,对行业起着正向的促进作用。

正如这次“二郎”之争,两家企业达成和解,既有利于双方企业,更利于整个行业共赢,助力行业高质量发展。

事实上,与以往总是打得不可开交不同,近期,很多商标纠纷案都以和解收场。就在不久前,因“信阳毛尖”商标使用权纠纷,信阳市茶叶协会与郑州金星啤酒有限公司等企业产生纠纷,甚至一度剑拔弩张,就在12月21日,双方达成和解,并发布了联合声明。

选择和解,反映出矛盾双方更加求真务实解决问题的态度。从企业竞争角度讲,知识产权的保护很重要,它是企业创新和发展的重要保障,但是一旦成为恶意诉讼,当成恶意打压竞争对手、实现市场垄断的工具,商标纠纷就演变成了一场“商业霸凌”。此前案例证明,不但被诉讼方遭受损失,就连诉讼方也往往因为不当得利而受到谴责,甚至受到法律制裁。

平衡企业的合法权益与市场的公平竞争秩序,既要保护商标所有者的正当权益,也要防止维权行为被滥用。所谓和气生财,从市场角度来看,产品力比拼才是终极杀招,而行业的繁荣,靠“竞”更要靠“和”。

(大众新闻·风口财经评论员 王贝贝)

编辑:张亭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