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10万亿化债 | 温彬:解决债务问题的关键还是要推动经济增长、做大分母
大众·风口财经 2024-11-08

11月8日,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二次会议闭幕。会议表决通过了《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批准<国务院关于提请审议增加地方政府债务限额置换存量隐性债务的议案>的决议》。 同日,全国人大常委会办公厅举行新闻发布会。

全国人大财政经济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全国人大常委会预算工作委员会主任许宏才在发布会上表示,议案提出,在压实地方主体责任的基础上,建议增加6万亿元地方政府债务限额置换存量隐性债务。

财政部部长蓝佛安在发布会上表示,6万亿元债务限额,分三年安排,2024年-2026年每年2万亿元,支持地方用于置换各类隐性债务。

蓝佛安介绍,从2024年开始,连续五年每年从新增地方政府专项债券中安排8000亿元,补充政府性基金财力,专门用于化债,累计可置换隐性债务4万亿元。再加上这次全国人大常委会批准的6万亿元债务限额,直接增加地方化债资源10万亿元。同时也明确,2029年及以后年度到期的棚户区改造隐性债务2万亿元,仍按原合同偿还。

“  此次政策的规模和力度超出市场预期,为地方债务风险化解、城投转型争取了更多时间。”中国民生银行首席经济学家温彬在接受风口财经采访时表示,此次启动新一轮大规模隐性债务置换,旨在巩固前期化债成果的同时,实现在发展中化债。一方面,目前我国部分地区隐性债务规模仍然偏高,还本付息压力较大,需要继续通过“借新还旧”的方式优化债务结构、拉长债务期限、压降债务成本,从而更好达到“以时间换空间”的目的。另一方面,解决债务问题的关键还是要推动经济增长、做大分母,通过新一轮大规模债务置换,可以减轻地方历史债务包袱、释放财力空间,从而腾出更多精力来促发展、保民生。

此外,温彬表示,三项措施对经济修复具有积极作用,一方面体现在为地方政府腾挪出资金空间和降低债务利息负担;另一方面体现在增加金融机构持有资产的安全性,提升金融机构的稳定性和风险偏好。

(大众新闻·风口财经记者 刘晓)

编辑:刘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