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而立 “企”动未来 | 利和味道张永昌:以科技创新助力乡村振兴,将企业发展融入国家大局
大众·风口财经
2024-10-31
“花椒少许、姜少许”是我们时常在菜谱中看到、在餐饮业听到的话,你是否好奇过少许究竟是多少?即便在某些详细的菜谱中会标注各种调味料需要的克重,但做出的食物口味仍千差万别。事实上,刚采摘下来的花椒与存放一段时间的花椒,其麻度有非常大的区别。因此,使用不同状态下同样克重的调味料,也很难实现味道相同,而这也一直是食品和餐饮业面临的难题——味道标准化。
利和味道
位于城阳区棘洪滩街道的利和味道(青岛)食品产业股份有限公司,自2010年成立以来,持续提升科技创新水平,不仅利用超临界萃取技术突破了花椒等香辛料风味标准化这一行业痛点,更是通过深加工极大地提高了农产品的附加值和利用率,进而促进农民增收。凭借其独特的创新精神和技术实力,不仅实现了对传统农业的现代化升级,撬动了以亿计的市场产值,更在国家东西协作、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等重大战略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如今,利和味道已经从一个小小的创业团队成长为国内领先的食品科技公司,其背后的故事充满了企业家的爱国情怀和对科技创新的不懈追求。
向心而行:打破行业壁垒,用科技改变生活
“我想很多人都有着创业的梦想,我们当时也是想着实业兴国,希望把家国情怀落实到企业生产经营中。”2010年,毕业整整十年后,利和味道总经理张永昌和其他创始人一起,开启了创业之路。创业之初,他们选择了一个与其专业背景看似不太相关的领域——超临界萃取天然香辛料。这一选择背后,是对未来食品行业趋势的深刻洞察。
张永昌表示:“我们判断未来的食品、餐饮企业,尤其是老百姓的生活,在饮食上肯定需要升级。而超临界萃取技术,是一种超前的升级技术,能够使萃取出的香辛料更加安全,同时改变香辛料或者农产品粗放保存和使用的状态,使其应用场景更加广泛,从而提升农产品的附加值。使用超临界萃取完成后,还可以标定味道数据化,将味道进行数据化衡量,实现未来食品和餐饮端的味道标准化。”正是基于这一判断,利和味道开始了其在超临界萃取领域的探索。
超临界萃取技术虽然先进,但设备成本高昂。尤其是进口设备动辄几亿的价格,使得这项技术在国内应用受限。利和味道认准了绿色发展之路,成功攻克超临界萃取设备技术难关,实现了该设备的国产化替代,引领中国超临界萃取技术进入万升级时代,设备被认定为“山东省首台套”技术装备。
利和味道自主研发的万升级超临界二氧化碳萃取设备
如今,利和味道已经拥有了从1.0到4.0的多个版本的超临界萃取设备,这些设备不仅自动化程度高,还能精确控制萃取过程中的温度、压力等参数,确保产品质量的稳定性和一致性。张永昌自豪地说:“我们的超临界萃取设备和技术已经达到了国际领先水平,为我们赢得了市场的认可。”
向上而生:坚持创新引领,构建全链路一体化研发体系
利和味道的发展并非一帆风顺。在创业初期,团队经历了资金不足、赛道选择等种种挑战,但始终坚持技术创新和市场导向。经过多年的努力,利和味道逐渐形成了“味道”和“食品”两大核心业务线。
在味道领域,利和味道通过超临界萃取技术,将天然香辛料的味道标准化,解决了传统餐饮中“花椒少许、姜少许”难以量化的问题。这一技术的应用,使得餐饮企业能够实现味道的标准化,提升了菜品的质量和稳定性。张永昌举例说:“我们的一位客户在制作鸭脖时,使用我们自主研发的调味料,无论何时制作,都能保持一致的麻辣程度和香气。”如今,利和味道旗下已打造出“番时番”、“辛禧”等高品质调味品和佐餐酱品牌。在食品领域,利和味道推出了“朕宅”品牌,为消费者提供了高品质的家庭美食解决方案。2022年,利和味道参与起草了4个国家级团体标准,进一步巩固了其在行业中的领先地位。
产业布局不断扩大的背后,是企业家迎难而上的坚守和企业通过实干创新蹚出的一条新路。“从利和萃取到利和味道的10余年,创新一直是我们的核心发展动力,也是我们的核心竞争力。”张永昌表示,创新不止于技术,从萃取设备的制作、萃取工艺的研发到预制食品工业化设备的研发、产品配方的研发,整个过程都贯穿着创新。
研发人员在工作中
据介绍,近年来利和味道不断加大研发力度,在上海、成都、青岛均有设立研发中心,组建了近70人的专业研发团队,形成了覆盖研发全链路的一体化研发体系。坚实的研发与生产能力,使利和味道每年都能为食品工厂和餐饮企业开发供应超过200款各类产品。截至目前,公司已获得6项发明专利、17项实用新型专利及2项自动化控制系统软件著作权。
向远而谋:融入国家战略,助力乡村振兴
“每个人对企业家精神都有自己的理解,我认为它的核心之一是担当。”张永昌表示,“对内,担当体现在把企业做好,实现盈利,为员工和他们的家庭负责。对外,我们希望能承担起社会责任,将企业行动融入国家发展大局中。”
这是利和味道的愿景,也是他们一直身体力行的事。2018年,利和味道积极响应国家东西协作的战略,投资上亿元在甘肃陇南建立了超临界萃取基地。该项目是自2016年青岛市与陇南市建立东西部扶贫协作结对帮扶关系以来,首个签约、首个建成投产的东西协作重点项目,也是甘肃省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和甘肃省花椒产业链链主企业。这一项目不仅带动了当地农产品的深加工,促进陇南地区产业结构升级,还提升了农产品的附加值、拓宽了农产业的消费场景和行业应用,帮助数万农户增收,实现了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双赢。
“这几年仅花椒这一项,我们就在当地采购了大概5个多亿的农产品。通过就业、用工、花椒收购等方式,共带动3000多户建档立卡贫困户脱贫,惠及了数万农户。”张永昌介绍,“随着我国从脱贫攻坚迈向乡村振兴,我们也在因势而动、顺势而为。除了萃取花椒,我们会逐步研究更多甘肃当地的农产品品类,同时加大新疆农产品的研发力度,扩大农产品深加工的范围,推动更多乡村产业提质升级。例如,甘肃岷县的当归是一种道地药材,我们已经开始进行对当归的萃取。新疆是番茄的‘黄金产地’,我们在天山南麓焉耆盆地投资建厂,生产切块番茄和番茄汁,有效带动了当地经济和民生发展。”
甘肃陇南超临界萃取基地
此外,利和味道还与甘肃省中科院兰州化学物理研究所等高校合作,共同申请了甘肃省重大项目,研究花椒领域中的高附加值利用,进一步拓宽花椒的应用空间。张永昌表示:“我们希望通过我们的努力,能为当地经济发展和乡村振兴做出更大的贡献。”
创业的成功从来都不是一蹴而就的,过程中的困难和挑战一个接着一个。但挑战带给企业的不仅仅是压力,更多的是蜕变和跨越后的经验积累。而带领企业翻过一座又一座高山的,是不断淬炼出的“不服输”的企业家特质。谈及对创业的看法,张永昌坦言:“这不是一条快速致富的路,尤其是做实业,更需要脚踏实地,坚持长期主义,一步一个脚印往前走。”
而利和味道的成长进步,不仅体现在技术创新和市场拓展,更展现出了其对社会责任的坚守和对国家发展的坚定信念。谈及企业的未来,张永昌表示:“我们将继续加大研发投入,推动食品行业的升级变革。继续积极参与国家的乡村振兴和东西协作等战略,以产业为基础带动更多农民致富,把更多优质农产品推广到全国乃至全球人民的餐桌上。同时,与行业伙伴们一起,共创全球美味。”
(大众新闻·风口财经记者 耿伟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