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消费“资本论”|增长的飞鹤:重压之下,狠打开源节流的算盘
大众·风口财经
2024-09-08
重压之下,飞鹤交出了一份“超预期”答卷。
半年报显示,飞鹤2024年上半年收入为100.9亿元,同比增长3.7%,净利润为19.1亿元,同比增长18%。公开信息显示,这是飞鹤在2022年、2023年连续两年业绩双降后重回增长赛道。
二级市场也有积极响应,自飞鹤业绩公布以来,其股价连续多日上涨,截至9月6日,飞鹤的股价报收4.26港元/股,市值522.03亿港元。
飞鹤迎来增长,主要原因是开源节流。一方面,飞鹤积极拓展新品、海外等业务,寻求新的增长点,另一方面,飞鹤在压缩成本上下足功夫。
业内人士表示,在当前市场环境下,飞鹤迎来增长实属不易。但值得注意的是,在国内婴幼儿配方奶粉市场需求持续收缩的背景下,飞鹤的增长瓶颈显而易见,尤其是飞鹤的毛利率保持了高位增长,与其产品提价、高端产品占比高等因素直接相关,一路追高的飞鹤也难免会进一步透支其增长潜力。
高端化带来毛利率持续走高
在出生人口下滑的背景下,行业面临较大压力,尤其行业内新老国标产品过渡,竞争异常激烈。 乳企在承压中前行,作为头部企业的飞鹤等企业,也自然受较大影响。
财报数据显示,今年,伊利、蒙牛两大乳品巨头亦出现财务数据的下滑。例如蒙牛,2024年上半年,其收入446.7亿元,同比下降12.6%;净利润25.32亿元,同比下滑17.2%。
在此背景之下,飞鹤的增长十足亮眼。2024年飞鹤上半年收入为100.9亿元,同比增长3.7%,其中超高端产品收入71.4亿元,同比增长19%。飞鹤在半年报中提到,上半年其毛利率从65.3%提升至67.9%,这主要得益于高端产品系列“星飞帆”的收入增长。
产品高端化,是飞鹤一大策略。记者梳理发现,仅今年上半年,飞鹤就先后推出了早产儿奶粉蓓舒维、卓然倍高儿童奶粉、臻稚卓蓓有机奶粉等多款高端产品。而按照飞鹤公开说法,未来公司将坚持定位超高端市场,进一步拓展其高端奶粉系列产品。
凭借走高端获取高额利润,也让飞鹤颇受争议。一直以来,飞鹤的利润水平在行业内处于高位。今年上半年,从国内28家上市乳企公布的半年报看,仅有19家实现盈利。从净利来看,除伊利、蒙牛、飞鹤处于较高水平分别以75.73亿元、25.32亿元和19.11亿元排名前三,而其余盈利的乳企的净利润在千万元至亿元之间,与前三企业的差距巨大。尽管飞鹤净利在伊利、蒙牛之下,但对比三家乳企巨头的营收规模,飞鹤的盈利能力最强。
图片来源:飞鹤
交银国际证券分析认为,飞鹤坚持高端策略的同时,产品价格也在不断提高。飞鹤于今年2月发布了涨价通知。目前飞鹤的奶粉售价已经处于高位(飞鹤定义高端产品是350元/公斤与449元/公斤之间,超高端产品是450元/公斤或以上),未来提价的空间或有限,进而利润增长空间或有限。
对内省钱,对外急拓新业务
实现营收和利润的双增长,飞鹤有着鲜明的打法:开源节流。
从节流看,今年上半年,飞鹤在销售及经销开支较去年同期增速为2.17%,远低于营收增速。其中,销售费用率为35%,同比减少0.5%,管理费用率为7.3%,同比减少0.5%,主要是研发成本降低。此外,2024年上半年飞鹤计提原生态牧业的生物资产减值3.7亿元(去年同期4.1亿)。有业内人士评价称,飞鹤在成本端做出了有效控制。
此外,上半年,飞鹤的行政开支同比减少2.5%,降至人民币7.39亿元,主要由于研发成本降低。在半年报中,飞鹤未披露具体研发费用,据了解,近年来飞鹤的研发投入占总营收的比重一直在2%左右。
而从开源看,飞鹤不断打造的新的增长曲线,其突出表现在出海业务上的积极布局。今年4月,飞鹤加拿大皇家妙克获得加拿大地区首张婴幼儿配方奶粉生产执照,而这也是加拿大首家婴幼儿配方奶粉生产企业。
就在9月5日,飞鹤与菲仕兰荷兰有限公司战略合作签约仪式在北京举行。公开说法显示,双方表示未来的合作将以创新为驱动力,紧跟市场发展步伐,覆盖从婴儿到老年人的全生命周期,为客户提供量身定制的专业营养解决方案。尤其在脑部营养方面,双方将共同关注相关的前沿科研动态,深入探讨学术合作的可能性。
此外的今年6月,飞鹤全球第12家智能工厂在珠海横琴新区开工,总投资1.16亿元,推动了大湾区乳业新质生产力的发展,也匹配了飞鹤后续国际化的发展。
布局新赛道,押宝成人产品
原奶供应过剩、奶价倒挂、乳制品消费增速下滑……我国乳业面临2008年以来最大的挑战。2024年上半年,乳品行业遭遇全面动销压力。根据马上赢数据,今年一季度我国乳制品的销售额下滑了14.24%,纯牛奶品类下滑11.95%,酸奶下滑16.78%。
对此,如何开拓新品类,成为飞鹤准备的下一个增长极。飞鹤表示,下半年功能营养业务将推出爱本成人营养奶粉的各种系列产品,以及将会逐步推出奶酪产品,低温奶酪系列,包括高钙高蛋白的即食奶酪,以及融合世界多种经典奶酪的芝士片等等。
在近日举办的2024亚布力企业家第二十届夏季年会期间,飞鹤助理副总裁孙秀娟表示,飞鹤看似在生产奶粉,实际上是在做母亲的事业,在做未来的事业,在质量的管控上有“三不给”,即不给产量让路,不给权力让路,不给成本让路。
针对中国出生率下降对于产品销量的影响,孙秀娟坦言,飞鹤有一定压力,但是基于产品创新,婴幼儿配方奶粉的整体销售仍然稳定,同时飞鹤也在寻找第二增长曲线,比如基于老龄化社会现状,飞鹤也在做成人功能营养的研究。
不只是飞鹤将新品类是为下一个必争之地,其他乳液巨头也盯上了新品的蛋糕。蒙牛方面表示,面对供需矛盾凸显、消费需求不及预期等行业现状,公司主动拥抱变革,加大品类创新、业态创新、模式创新,从追求“规模效益”向“价值创造”提质增效,多品类实现逆势增长。伊利方面也正在积极发展新品类,上半年代表性新品收入占比15.2%,为业务发展提供持续新生动力。
押宝成品产品,未来可能面对的将是和两大巨头在新赛道上的拼杀,飞鹤的未来增长之路,必将充满挑战。
(大众新闻·风口财经记者 王贝贝)
(本文观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